榆林能化产业6项技术世界领先

25.12.2015  10:55

2015年12月13日《陕西日报》第一版

      本报讯 (记者 王雄 通讯员 刘维斌)今年,榆林能化产业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积极转型升级,不断引领产业迈向高端化。其中,神木天元化工有限公司的“低阶粉煤回转热解制取无烟煤”工艺以及“将煤转化为可替代汽柴油的轻质化煤焦油”技术,陕西未来能源化工有限公司的百万吨级煤间接液化示范项目、煤油共炼项目、煤油气资源综合转化项目,中盐榆林盐化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岩盐卤水井下处理工艺技术”6项技术已居世界领先水平。
      神木天元化工有限公司通过自主研发,建成6万吨/年低阶粉煤回转热解制取无烟煤工艺装置,今年3月生产出合格的无烟煤。榆林市科技局负责人称,相较于原来的兰炭生产工艺,该项技术应用于生产后,年节约水14万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硫4亿标方、二氧化氮82亿标方,是升级版的兰炭,技术创新居国际领先水平。该公司研发的另一项技术,将煤转化为可替代汽柴油的轻质化煤焦油,目前年产量达50万吨,年产值30亿元至40亿元,整体技术同样走在世界前列。
      今年8月,陕西未来能源化工有限公司百万吨级煤间接液化示范项目在榆横煤化学工业园区内一次投料试车成功。该项目是全球第一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百万吨级煤间接液化项目,其综合能源利用效率、吨油品煤耗、吨标准煤耗水、吨油品二氧化碳排放量等多项技术指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该公司的煤油共炼项目今年1月投料试车成功。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认为,此项目中的煤油共炼成套工业化技术“创新性强,总体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此外,该公司的靖边能化园区的煤油气资源综合转化项目,被列为联合国“清洁煤技术示范推广项目”,现进入生产经营期,其中的“甲醇制烯烃”“重质油催化热裂解”等多项技术均为我国自主创新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经中国盐业协会鉴定,中盐榆林盐化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岩盐卤水井下处理工艺技术”,综合能耗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