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阳县四项措施构建监护网络营造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环境

24.09.2014  18:53
            近年来,泾阳县着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监护网络,该县教育、妇联、财政等15个单位组成泾阳县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小组,解决留守儿童教育、学习、生活、心理、安全等方面存在的困难,逐步实现全县留守儿童“学业有教、监护有人、生活有助、健康有保、安全有护”,努力营造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一是成立组织机构,实行专人负责。 该县确定一名县委常委专门负责留守儿童日常工作,制定并下发《泾阳县“阳光行动”——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成立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小组,初步建立县级领导定点联系留守儿童制度。全县建成留守儿童指导站12个,儿童成长家园3所,家长学校171所。通过调查留守儿童区域分布、受教育程度等情况,为全县留守儿童建立个人档案,并进行动态监测。             二是多措并举,务求帮扶实效。 在关爱工作中,组建了专家、志愿者等“五支队伍”,采取开展试点、加强德育教育等“六项措施”,制定联系卡、结对帮扶等“七项制度”,不断充实和完善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该县确定1000名党员教师与1000名留守儿童结为“1+1”帮扶对子,当好“代理家长”,在学习上优先辅导,生活上优先照顾,活动上优先安排,物质上优先照顾,弥补留守儿童的亲情缺失感。                  三是深入开展爱心代理妈妈活动。 该县在各镇开展“代理妈妈”活动,动员爱心人士与留守儿童“结对子”。目前该县共“结对子”1570对。在各中小学建立固定的“亲情联系室”,配备计算机、视频摄像头和免费亲情电话,留守儿童与家长可以经常面对面聊天。             四是积极开展对留守儿童心理辅导活动。 通过设立“心理咨询室”“悄悄话信箱”等形式,对留守儿童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依托家长学校,帮助临时监护人掌握科学教育和管理留守儿童的基本常识和方法,更好地引导和教育孩子。

(责任编辑:陈栋)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