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手“牵”羊话羊年

17.02.2015  16:11

  古人视羊为吉祥之物,想必最少有三层意义:一、羊是“”的象征,因为羊字中间带王;二、羊在六畜中最讲义气,汉代大儒董仲舒认为羊有好义与知礼等品格;三、羊是美味佳肴的代表。古人以“”和“”结合成“”字,鱼乃海味,羊是山珍,海味山珍,口福不浅。

  羊应该比马更深得人心,汉字里把最好最美最吉祥的几个字,都顺手“”羊,拉羊靠边“掠阵”,单单一个美字已经包含了羊,还有善、祥、洋、群、养、痒与姜等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字。

  与羊搭配的构词多不枚举,有大家熟悉的替罪羊、三羊开泰、羊落虎口、亡羊补牢、羊肠小径、挂羊头卖狗肉、羊毛出在羊身上、不吃羊肉空惹一身膻……这在在说明了羊跟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

  诵羊之古诗词也不少,悦耳的民歌都爱让美丽温柔的姑娘陪伴着羊群,歌词作者还渴望代替羊儿让姑娘细细的皮鞭轻轻打在身上。最有趣的是在《新集周公解梦》中,“梦见羊者,主得好妻”,梦见“骑羊上街主得财”,灵验与否,羊从未入我梦,实无法得知,因为我只有数不完绵羊的失眠夜晚!

  可是,这个美好大吉的家畜,为什么自古以来成为上自王孙公子,下至贩夫走卒,甚至是各种宗教的祭祀品,是因为羊温驯听话,默不反抗?

  不妨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羊所做的牺牲。以羊喻人,我视羊为不成功便成仁的义士,外柔內刚,大有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佛祖心肠;领头羊更是身先士卒,带着迷途的羔羊,义无反顾,是希腊式的悲壮英雄。

  羊当了祭祀品,也许是肩负了一项重任,那便是为人类替罪,故有替罪羊一词。无罪的羊白白送了命,有罪的人却逍遥法外,显示了羊的大仁大义,人类的卑鄙丑陋。

  羊的善良,看起来弱不禁风,容易欺负。人类欺负她吃了她,还挂上羊头卖狗肉。动物同类也不放过她,狼与虎是羊的天敌,饿虎擒羊是强欺弱大吃小,披着羊皮的狼更凸显了狼的狡猾。羊的种类中,大概只有羚羊最聪明,羚羊挂角无迹可寻是避祸求生的妙招。羊角是羊唯一保护自己的“武器”,70年代惹兰勿刹还有宰羊场,某日逃出一头公羊,在马路上横冲直撞,吓坏了城市人,结果羊角撞死了一路人。那是我采访过的千真万确旧闻,羊非弱者,一旦发火,可真会把命也给拼了!

  马去羊至,羊年谐音贺词目不暇接,喜气洋洋的春节期间,恭祝大家洋洋得意,得意扬扬。(何盈,文章摘自新加坡《联合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