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性预算”是怎样炼成的——汉阴县人大常委会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决算审查监督工作综述

28.08.2015  16:54
      2015年8月4日,汉阴县第十七届人大二十四次会议听取和审查该县2014年度财政决算草案和财政同级审计工作报告。与以往财政决算草案不同的是,此次决算报告提交的表册多达47页,创历史之最,包含17页报告正文、21页支出决算表,9页2015年1—6月份财政收支执行情况表。更让人惊喜的是,决算报告首次由公共财政决算、政府性基金决算、国有资本经营决算、社会保险基金决算“四本”决算组成,加上年初人代会批准的预算报告中的“四本”预算,这不仅标志该县的政府全口径预决算管理体系初步建立,也标志着汉阴人大全口径财政预决算审查监督工作向前迈了一大步。 修订《办法》,全口径预决算监督有了本章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的新要求,县人大常委会提前谋划,财经工委在查阅相关法律法规、广泛开展调研、多方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于2014年3月对2004年出台、2007年修订的《汉阴县人大常委会财政预决算审查监督办法》进行了再次修订完善,新《办法》使县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审计部门在人大财政预决算监督工作中所扮演的“角色”更为明确,首次提出了“政府的全部收入和支出纳入人大预算监督范围,人大要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办法》的重新修订,顺应了新常态下强化财政监督工作的新要求,为依法开展监督打下了坚实基础。 尽早谋划,全口径预决算体系初步建立         为确保对政府全口径预决算审查监督工作落到实处,2014年在批准预算调整时,县人大常委会要求县政府要严格按照“收入一个笼子、预算一个盘子、支出一个口子”的规定,把所有收支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加快建立全口径预算管理体系。在2015年人代会审查预算草案时,县财政部门首次编制了由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障预算“四本预算”组成的全口径预算报告,2015年该县预算盘子达到16.8亿元,比2014年初预算7.5亿元增加9.3亿元,预算到位率由以前的50%提高到90%,过去存在的预决算之间差距过大,预算和决算之间“两张皮”的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同时,预算草案中提交的相关明细表和汇总表共计80多页,预算的完整性、规范性、严肃性有了质的飞跃。在2015年8月提交县人大常委会审议的决算草案报告中,也是由公共财政决算、政府性基金决算、国有资本经营决算、社会保险基金决算“四本”决算组成,由此,汉阴县政府全口径预决算管理体系初步建立。 审计对接,确保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       “如何把钱用在刀刃上,避免财政资金打水漂和撒胡椒面,让财政资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县人大常委会积极借助审计力量,让审计部门发声亮剑。在审议2014年审计工作计划时,县人大常委会向审计部门提出,要进一步加大对重点部门、重点领域、重点项目、重点资金的审计力度,引入政府性项目评价机制,加快建立健全“政府主导、人大监督、部门联动、审计跟踪”的整改长效机制的意见。在今年审计工作报告中,审计部门查找问题不避重就轻,整改不走过场,对2014年度县本级预算执行、税收征管、政府性债务等七个大项的真实性、合法性、合规性进行了严肃、认真、细致的审计,大到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违规资金2338万元,月河工业园区自制收款收据收取入园企业缴纳地价款4138.57万元未缴入国库等,小到县教体局教研室无依据收取试卷费、教育保育费82.76万元,县医院某科室多收取病人住院费6.7万元等,审计项目重点明确、事实清楚、数字清晰,审计部门的“经济卫士”作用得到了有效发挥。同时,县财政与审计部门联动,加大财政投资评审力度,2014共审计基建决算项目63个,审计投资总额1.837亿元,审计核减结算投资993万元,有效遏制工程建设“三超一改”现象,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全面公开,让财政资金在阳光下运行       公开是最好的防腐剂。县人大常委会连续五年提出要加大预决算公开步伐,努力打造“阳光财政”,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监督。2014年,财经工委又提出了全面推进部门预决算和“三公”经费公开的建议意见,县政府及财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在全县各级各部门全面实行“三公”经费、会议费及行政经费支出月报制度,2014年全县“三公经费”及会议费支出明显下降,共计支出2211万元,比去年减少1021万元,同比下降46.2%。预决算公开方面,在2014年决算报告通过后,74个一级预算单位的决算及“三公经费”陆续在县政府网、各部门网上进行了公开,并要求在8月底前全面完成公开并将公开情况报送财经工委,财政预决算的公开性和透明度不断增强。       同时,财经工委积极加强与财政部门的沟通协作,2015年2月建立了财政监督信息平台系统,财经工委与县财政局国库集中支付系统实现了联网,可以对全县财政支出情况进行在线查询,实时了解各部门财政资金的拨付和使用情况,预决算监督的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在今年全市财政工作会议上,汉阴县财政预决算信息公开工作作为典型在各县(区)宣传推广,曾在县人大常委会财经工委工作了十余年的县财政局局长庞清明在会上说道:“财政工作取得的成绩离不开人大的有力监督,人大监督有力才能让预算执行更具‘刚性’,预算的约束力才能不断增强,下一步我们还将积极与财经工委在加强全口径预决算监督上进行探索,共同为做大分好财政‘蛋糕’,替人民管好用好‘钱袋子’发挥积极作用。”         (陈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