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5领域36位“杰青”齐聚西北工业大学开展学术活动

30.03.2016  08:00
            2016年3月26日至27日,西北工业大学基础研究学会第三届“杰青论坛”在学校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来自国内材料、信息、机械、力学与管理共5个领域的36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为学校师生贡献了一场丰盛的学术盛宴。             论坛开幕式由基础研究学会会长孔杰主持。校党委书记陈小筑代表学校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向与会“杰青”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对他们追求科学、矢志基础研究的精神给予高度赞赏。她说,学校是一所有担当的大学,始终以科技报国、科技强军为己任,瞄准国家重大需求,勇于攻关,为国防科技事业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该校也是一所有精神的大学,该校人扎根西部,献身国防,艰苦奋斗,默默无闻。该校正在建设“双一流”的征程中,希望教授们加强与“杰青”的学术交流,也进一步加深学校之间的合作。希望工大的青年教师不仅要学习“杰青”们在科学研究上的思路和方法,更要学习他们勇于拼搏的精神和百折不挠的意志。             本届论坛分为邀请报告和海报展示两个环节。在邀请报告环节,36位与会“杰青”嘉宾分享了他们的真知灼见,报告了各自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为广大师生献上一场科学与创新的盛宴。             大连理工大学王同敏教授研发出铜合金连铸过程的各种电磁调控技术,实现对铜合金凝固行为的主动精准调控,解决了我国高铁等重大工程中的关键科学与技术难题。东南大学陈云飞教授通过设计多模式纳米孔传感器,通过多模式信号交叉对比,提高基因组检测速度,并对如何建立纳通道内生物分子输运规律进行探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陈小武教授,分享了在移动互联背景下,对数据驱动的可视内容智能计算与自动生成进行理论和方法研究,并在航空航天、公共安全、智能制造等重要行业进行了应用。中国科学院力学所何国威教授发展了剪切湍流时空关联的模型,发现并论证了大涡模拟的基本问题,改进了对湍流噪声和湍流混合的预测精度。上海交大蒋炜教授展望了物联网背景下的全生命周期产品质量管理方法及商业模式,以及如何实现个性化服务与实时产品状态的预测。             为期一天半的报告会现场气氛热烈,“杰青”们的一场场精彩报告深深地吸引了与会师生,师生们的一个个专业提问也受到嘉宾们的称赞,现场学术气氛浓郁,真正体现了学术充分交流、探讨科学真理的论坛初衷。             在海报展示环节,该校刘峰教授、於志文教授、常洪龙教授、高峰教授、韩军伟教授、陈效鹏教授、朱继宏教授、王海鹏教授、孔杰教授、夏勇教授等课题组的最新研究成果获得了广泛的关注,海报作者还跟与会者交流了研究的最新进展。             2016年,参加第三届论坛的“杰青”人数,比首届参会人数翻了一番,“杰青论坛”已经成为学校基础研究学术交流的一张名片,对于提升学校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高水平青年教师加盟,促进基础研究深入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学校副校长宋保维、何国强,组织部、科技管理部、学科建设办公室、高层次人才办公室、材料学院、理学院等部门负责人;省内兄弟高校代表及学校300多名师生参加了开幕式。 (责任编辑:胡玥)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