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食品蛋白质安全评价和鉴伪关键技术研究取得新进展

07.01.2016  11:49

  食品蛋白质安全评价和鉴伪技术是食品安全的基础和关键技术之一。近年来,我国发生了一系列蛋白类食品的质量安全事件,如由假冒婴儿奶粉造成的“大头娃娃”事件、“三聚氰胺”事件等,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挫伤了国民对国产蛋白类食品的信任感,对民族食品产业的发展产生了极坏的负面影响。上述事件发生进一步凸显了蛋白类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相关研究的重要性。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承担的国家863计划课题“食品蛋白质安全评价和鉴伪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以突破食品蛋白质真伪鉴别技术、非法添加物和有害污染物鉴别检测技术、食品蛋白中致敏因子检测新技术等前沿核心技术为目标,对食品蛋白质生物加工及转化新技术与产品开发具有重要意义。2015年10月29日该课题通过了国家863计划现代农业技术领域办组织的中期检查。
      该课题针对我国蛋白类食品工业发展以及食品安全的需求,围绕食品蛋白质表征属性鉴定技术、食品蛋白中非法添加物及有害污染物的检测和评价技术、食品蛋白质中致敏因子的检测技术、食品蛋白中有害物评价模型的建立与蛋白质原料高效检测技术等方面开展研究工作。通过两年半的努力,针对蜂王浆新鲜度检测技术和燕窝水溶性蛋白检测技术,开发了蜂王浆主蛋白(MRJPs)ELISA检测试剂盒和燕窝水溶性蛋白ELISA检测试剂盒;提出了牛奶中蛋白质及冬虫夏草蛋白质的提纯和前处理技术;建立了基于利用胰酶酶切蛋白后的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与飞行时间质谱(QTOF-MS)串联检测牛奶蛋白的方法;进行了蛋白类食品非法添加物检测技术研究,建立了三聚氰胺分子印迹检测技术。课题组已研制出蜂王浆主蛋白(MRJPs)ELISA检测试剂盒和燕窝水溶性蛋白ELISA检测试剂盒,建立和备案行业标准1项。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