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首个高校卫星地面测控站正式落成

25.04.2016  12:10

  中新网陕西新闻4月24日电 (记者 田进)24日是首个“中国航天日”,西北工业大学卫星地面测控站正式落成,这也是陕西首个高校卫星地面测控站,将主要面向高校师生、科研机构等项目研发以及航天科普开放使用。

  据介绍,西北工业大学卫星地面测控站是一个开放性的微小卫星测控系统,可以满足UHF/VHF和S波段卫星测控需求,同时兼具光学测控能力。该测控站已与荷兰、韩国、泰国等国家的地面卫星测控站实现联网。

  西北工业大学航天学院教授周军告诉记者,卫星测控网的建立,大大增加了微小卫星测控的频次,对于及时了解卫星的状况,获取充分的试验数据有很好作用。

  记者了解到,西北工业大学卫星地面测控站是欧盟QB50项目的三个任务控制中心之一,其余为美国斯坦福大学和比利时冯卡门流体动力学研究所。2016年12月,该地面站将负责QB50项目50颗卫星的测控工作。

  QB50工程将采用50颗立方星组网,实现对目前人类尚未深入涉足的低热层大气的中性粒子、带电离子的组成与分布、阻力参数、大气温度与磁场进行多点在轨测量,同时在星座中开展卫星再入大气层过程的相关研究。

  “航天离我们并不远。”周军说,该地面站面向高校师生开放,吸引了大批对无线电、通信、卫星测控感兴趣的学生。

  目前,西北工业大学卫星地面测控站已协助对“紫丁香”、“希望1号”等微小卫星进行了测控,也将积极为国内其他微小卫星提供测控服务。

  当日西北工业大学“大学生微小卫星及应用创新基地”同时揭牌。依托该基地,不同专业的学生可以围绕一个具体的工程问题或科学问题,相互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基地也为其他学校、专业的师生服务,比如说搭载通讯板或进行生物试验。”周军表示,该校还将开展卫星载荷等相关工作,将对学生的创新思想和实践能力起到积极作用。(完)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