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首次发现最完整北周名门家族墓园

10.10.2021  09:52

  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发现一处北朝家族墓园,发掘过程中编号M3的墓道出土一块残缺的神道碑首,依据碑首文字线索,认定该墓葬系北周著名历史人物豆卢恩之墓。记者从陕西省文物局获悉,考古队已对该区域进行了详细调查和考古钻探,确认是首次发现的最为完整、排列“长幼有序”的北周名门家族墓园。

  豆卢恩家族墓园由兆沟和墓葬本体两部分组成,兆沟围合部分整体平面略呈南北向长方形,南北约长152米,东西宽135米,墓园面积约2万平方米。位于家族墓葬南侧的豆卢恩墓是原本唯一带有封土的墓葬,现仅存底部少许。墓道内出土有失传已久的豆卢恩碑首碑座,碑座呈方形,中有榫窝,碑首嵌于墓道西壁内,双龙缠绕呈圆形,中间圭首内篆书三列十二字“周少保幽州刺史豆卢公之碑”。

  据《咸阳市渭城区志》记载,现藏于咸阳文庙的豆卢恩碑身高192厘米、上宽103厘米、下宽112厘米、厚28厘米。阴刻隶书26行,行51字,字径3厘米。碑身铭文记载,墓主豆卢恩,字永恩,昌黎徒河人。源于慕容鲜卑氏,燕文明帝皝之后,至曾祖慕容胜改姓为豆卢氏,祖什伐,父苌,兄豆卢宁。碑文中关于父祖记载与《周书·豆卢宁》一致。豆卢恩与兄豆卢宁是西魏、北周时期权倾朝野的重臣,兄弟二人的碑文均由北周著名诗人庾信撰写。豆卢恩曾参与西魏建国、沙苑之战、河桥之役,北周时期多次平定周边兵乱,一生军功显赫,死后诏赠少保,幽冀定相等五州诸军事,幽州刺史,谥号敬公,天和元年(566年)二月葬于咸阳洪渎原。

  省考古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此次发现的北周豆卢恩家族墓园由完整的围沟和四座家族成员墓葬组成,围沟内葬有四位家族成员,跨越祖孙三代。豆卢恩作为家族最长者,其墓葬位置偏南,孙豆卢隽墓葬位于最北部,靠近北围沟。在祖孙墓葬之间东西并列两子豆卢昊、豆卢整夫妇的墓葬。可见,墓园内长幼墓葬的排列顺序是随着辈分降低墓葬位置越偏北。墓地自北周天和元年开始,依次葬入家族成员,一直延续到开皇六年。随葬品颇为丰富,器形多样,计约395件(组),以粉彩灰陶为大宗,可见有鼓吹骑马俑、侍俑、陶塑动物、牛车、铜镜、玉组佩及生活明器等。

  专家认为,豆卢氏作为北朝至隋唐时期的鲜卑望族,多与皇室通婚,政治影响可见一斑。目前,虽然在咸阳原上发现的带有兆沟的北周墓葬并不少,但是墓园中同时具有众多聚族而葬的家族成员,且按照长幼次序排列的实不多见,此次豆卢恩家族墓园的发掘无疑对填补这方面的研究资料具有重要价值。

编辑:赵鹏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西安网”的文字、视频、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xiancity.cn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