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园区建设已具规模

11.12.2015  16:40

榆林市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园区系陕西省农机局重点打造的“十大农业全程机械化示范园区”之一,园区位于榆林市榆阳区小纪汗乡奔滩村河洛滩小队,布局马铃薯产业核心试验区和保护性耕作特色示范区、产学研基地示范区、马铃薯保鲜贮藏区、机械库棚区、玉米机械化作业示范区等5个功能区,其中示范基地总种植面积600亩,配套设施占地面积10亩。榆林市农机科技示范园区通过升级打造,各类机械设备基本齐全,机械作业质量高,技术力量较为雄厚,现已形成了 “产、学、研”一体化的发展格局。

园区按照“规划引领、基础先行、产业支撑”的原则,提出了以“先进、高效、全程”为总定位,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要求,本着打造陕西省马铃薯及玉米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机械化示范样板的目标,投入全程机械化示范园区建设。示范园区利用农机购置补贴等国家惠农政策,统筹规划示范园及辐射区内所需机械的种类、规格、数量,整合惠农资金重点补贴进口大马力机械。目前,示范园区已投入机械8大类100多台(套),至2015年,示范园区机械化作业率达到90%以上,基地还投入美国瑞克自走式喷灌机械设备1套,北斗GNSS自动驾驶导航系统1套,拓普康AES-25精密自动驾驶系统1套,大型动力机械40台(件),确保了示范园区内耕整地、施肥、播种、中耕、喷灌、植保、杀秧、收获等马铃薯及玉米生产新机具,作业质量达到农艺要求。

与农艺融合,与院校联手,合力打造“产、学、研、推”为一体的示范园区。园区自建设以来,将中、省、市马铃薯全程机械化作业项目、保护性耕作项目、玉米全程机械化示范项目、秸秆综合利用机械化项目、区域性新机具示范基地建设工作等进行充分整合,实行项目捆绑实施,并合理进行技术整合,聘请各级农机、农艺专家,对机械化作业技术、病虫害防治、科学化种植、标准化施肥等进行全方位技术指导,建设核心试验田,机械化种植脱毒马铃薯300亩,高产玉米300亩,并探索出了在农机化作业关键环节上农机农艺联合攻关的新机制。2015年9月,园区正式挂牌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机电与电子工程学院“教学科研实践基地”。今后,示范基地将建成西农大师生的就业实践、实习教学、科技成果推广基地,在给基地提供更多的科技成果推广与咨询服务的同时,亦拓展西农大在校师生的实践渠道,推动毕业生就业市场化的运作,促进“产、学、研、推”健康发展。

宣传到位,示范效果明显。园区建设得到了各方面的关注和支持,自2012年以来农业部农机推广总站、省农机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农机化导报、榆林市市政府、榆林市农业局、财政局以及各兄弟地市深入我站示范园区指导交流工作多达30余次。2015年,陕北片保护性耕作技术培训会及全省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新机具演示会在我站示范园区召开,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为马铃薯全程机械规模化模式推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陕西省农机推广站    榆林市农机管理推广站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