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呈年轻化趋势 中青年男性更要提防

09.06.2016  13:29

  王文宏,主任医师,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暨沈阳市老年病医院心血管一科副主任,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老年综合征全科医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从事心血管内科诊疗工作20余年,对原发及继发高血压病、冠心病及心肌梗死、心肌病、严重心律失常、顽固性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以及所致的各种并发症的治疗具有丰富经验。

  典型病例

  42岁张先生,3年前体检时发现血压高,180/100mmhg,他没有头晕、头痛等临床症状,就不把高血压当回事,加之工作繁忙,也未规律服降压药,且精神压力一直很大,经常熬夜,还常常要应酬,基本每天不离烟酒,在一天清晨突然胸疼,大汗淋漓,急呼“120”,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幸亏医生抢救及时,药物加冠脉介入治疗,才把他从死亡线上拉回来。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我国高血压患者人数已突破3.3亿,每3名成人中就有1人患高血压,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33.5%,25—34岁年轻男性高血压的患病率高达20.4%。高血压发病率和致死率日趋增高,高血压年轻化的趋势逐年递增,但人们对其危害性却始终缺乏足够的认识,特别是年轻人,甚至出现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均低的三低局面,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

  高血压呈年轻化趋势

  很多人认为,高血压是中老年人才会有的疾病,这是个认识误区,高血压发病年龄正呈现年轻化趋势,王文宏主任诊治的患者中年龄最小的只有16岁,35岁到50岁的中青年男性高血压患者明显增多,可见高血压已经成为中青年人的常见病。并且这部分人最容易忽视自己的病情,也容易出现危险性较大的并发症。有高血压家族史的人群患病几率较高,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应注意监测血压。

  高血压之所以年轻化,也与中青年人工作压力和竞争加大,精神紧张,睡眠不足有关。而应酬多、吸烟、喝酒、高糖高盐的饮食等不良生活方式,都使他们的血管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促使血压值不断攀升,也是诱发中青年人高血压的重要因素。

  高血压若长期发展,不予治疗控制,一般在数年后会影响人体的主要脏器使其产生病变。其中最易受到影响的是心、脑、肾以及动脉血管等器官,同时产生多种并发症,如冠心病、心肌梗死、脑出血、尿毒症、下肢动脉闭塞等危险性极大的并发症,可能导致功能障碍甚至死亡。

  怎样才能确诊高血压

  高血压年轻化了,中青年人也要提高意识,了解高血压,重视高血压,控制高血压,要做到“戒烟限酒、适量运动、合理膳食、心理平衡”。高血压是诱发冠心病,脑血管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据统计于40-70岁之间血压在115/75 mmhg -185/115 mmhg之间的人群,收缩压每增加20mmhg或舒张压每增加10mmhg,则心血管危险增加一倍,正常人的血压值小于120/80mmhg,120/80mmhg-139/89mmhg之为正常高值,测量2次非同日血压高于140/90mmhg ,则可确诊高血压,应当采取措施加以控制,应注意定期体检,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降压药副作用非常小

  90%以上的高血压原因不明,称为原发性高血压,需要终身控制,包括很多无症状的高血压患者,都应在医生指导下积极进行必要的治疗,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其实,降压药物需要终身服用并不是药物的原因,而是高血压这种疾病本身决定。目前高血压药物的副作用已经非常小,长期服用相对安全。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利于控制血压,从合理膳食、健康生活方式做起,饮食要规律、适量,有高血压的病人,需要低盐、低脂、少糖饮食,生活中尤其注意少盐及少食用甜点、含糖饮料等,增加水果和蔬菜的摄入。

  戒烟限酒,学会放松,保持心理平衡,对血压的控制很有益处。对工作、对生活保持良好心态,利用各种途径舒缓心理压力,尽量减少或避免负面情绪对高血压的影响,劳逸结合,并可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等。

  沈阳日报、沈阳网记者 樊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