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报:榆林市多措并举构建节水型社会

24.06.2015  12:19
          榆林市政府政务信息化办6月23日电  为全面推进节水型城市创建步伐,力争2017年达到省级节水型城市考核标准,榆林市大力开展节水型城市各项创建活动。
  
全范围推广节水型器具
  
          “原来马桶冲水量也是有要求的,换个水箱内芯,一次就能节约1升水,省水又省钱,双赢。”家住榆林市区西一路一品朗阁小区的张女士在听完节水培训课后,打算把自家的用水器具都更换成节水型的。
  
          榆林市按照以块为主、条块结合、先易后难、全面覆盖的原则组织实施节水器具推广活动,计划利用3年时间,在榆林建成区供水范围内的机关单位、居民住户、用水企业推广使用符合节水标准的节水产品,全面提高市民节水意识,构建节水型社会。
  
          榆林市按照《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节水型产品技术条件与管理通则》的标准要求,积极开展各项工作。改造节水型器具,重点对一次冲洗量大于6升的坐便器水箱进行强制性节水改造,升级沟槽式厕所等,使水嘴、坐便器、洗浴喷头等器具符合相关标准要求。更换节水型设施,在企事业单位及社会服务性的公共浴室安装使用节水型淋浴冲洗系统。推广节水型工艺,重点在园林绿化行业推广使用节水型喷灌、滴灌技术及设备,鼓励建设再生水利用或回用工程。落实节水型制度,严格执行《用水单位水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等国家标准或法规,要求新、改、扩建工业项目严格落实节水“三同时”制度等,积极推进企业水资源循环利用,提高非常规水源的利用比重,提高工业用水循环利用率。鼓励各级工业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采取统一供水,废水集中治理模式,实行专业化运营,实现水资源梯级优化利用。
  
提倡有效收集利用雨水资源
  
          水资源的有效利用,能修复水环境和生态环境,减少径流污染,减轻洪涝灾害。榆林市结合实际,计划在建成区范围内建造一批较为完善的城市雨水收集工程,达到国家级节水型城市标准。
  
          “我们已经制定出《榆林城区雨水收集利用及防涝实施方案》,雨水收集利用设施的实施范围主要包括建筑物占地与道路硬化面积之和在5000平方米以上的住宅居住区、学校、单位等建设项目,总用地面积在8000平方米以上的公园、市政绿地等绿化项目,硬化地面面积在5000平方米以上的广场、人行道、城市道路桥梁等市政公共设施,有特殊污染源的化工企业、制药厂、医院、金属冶炼和加工企业等。”榆林市创建办工作人员卫榆星介绍,收集利用雨水时还需经有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参加的专题论证会确定。
  
          雨水收集利用设施工程的实施分准备、实施和总结三个阶段完成,预计于2017年进行验收。
  
创建节水型单位、企业、居住区
  
          “原来节水有这么多的内容,系统又科学,非常实用,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每个人都应该努力的事情,我们小区计划先创建市级节水型居住区,再申报省级的。”刚参加完2015年度榆林中心城区创建节水型城市重点工作推进会的王先生表示。
  
          “为最大限度发挥水资源的经济、社会、生态三重效益,提高榆林市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我们要大力开展创建节水型企业、单位和居住区……”志愿者们走上街头,宣传节水知识,鼓励创建。
  
          在榆林市创建办公布的工作方案中,计划使中心城区节水型小区覆盖率≥5%,节水型企业、单位覆盖率≥20%,节水型器具普及率达到100%。实施内容包括大力推广节水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走进企业、单位、社区开展节水用水宣传工作。积极开展用水平衡测试,加大工业废水治理力度,促进水循环重复利用。督促各单位、企业、居住区制定有效的节水措施,严格定额用水,实行生活用水标准管理。
  
          节约用水、人人有责,一股“节约用水从点滴做起”的新风尚将在美丽的驼城大地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