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网:宝鸡渭河流域污染治理:碧水蓝天好风光

17.08.2015  10:06
            盛夏时节,踏上新建成的渭河河堤路,只见蓝天白云下,河道内芳草萋萋,波光粼粼,十里芦苇生态景观长廊、槐树林公园、十里花海、千亩荷塘、万顷芦荡,呈现出一派江南水乡的旖旎风光。漫步风景区赏景乘凉,清凌凌的渭河水,鱼翔浅底,白鹭成群,好一派水乡新景。渭河变清了,渭河变美了。
     
          三年来,宝鸡市牢固树立“渭河变清,宝鸡领先”的理念,打出分类施策、多措并举、防控结合、生态修复等多套组合拳,渭河流域污染治理首战告捷,走在了全省沿渭市区前列。渭河也以其清爽、秀美的面孔流淌在陈仓大地,成为一条生态河、景观河、安澜河。
     
          协同作战全面发力治理污染一气呵成
     
          “渭河滩上见到娃娃鱼了!”此消息一出,立即引起多方关注。
     
          今年 4月底,扶风县绛帐镇南仵村村民仵会祥路过渭河时,无意间发现一条长有四只脚的怪鱼。后经渔政人员辨认,它就是被誉为水环境状况生物“晴雨表”的娃娃鱼。良好的水质,引来了娃娃鱼,它正好成为宝鸡市渭河水质变清的有力佐证。随后,人们的直观感受得到官方验证。在前不久省政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省环保厅发布了渭河治理三年行动结果,渭河干流水质宝鸡最好!
     
          渭河在宝鸡市境内长 206公里,不仅是全市重要的工农业水源,而且流域面积内承载着全市 93%以上的国民生产总值和94%以上的水污染负荷。“过去,与渭河相邻的区域,变着法子向其排污,一时间,渭河成为藏污纳垢的‘流泪河’、污染河。”岐山县一名水利干部说。
     
          从 2012年起,宝鸡市积极落实省政府“渭河水质三年变清”的要求,把渭河治污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打响了渭河流域水污染治理三年战役。宝鸡市委书记上官吉庆指出,“渭河治理、宝鸡先行”,坚持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并重、环境保护和社会效益先行的理念,打造“水润宝鸡、绿色宝鸡、亮丽宝鸡”,把渭河建成关中地区的生态河、发展河、文化河,提升宝鸡环境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市长钱引安多次召开会议,研究解决渭河流域排污口整治、污水管网改造、污染企业关停等治污难题。
     
          为了形成治污整体合力,市政府从资金、机制上全面发力,为治污开绿灯。出台了水体污染补偿严格考评办法,每月对各县区污水处理厂排口、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沿渭排污口等水质进行监测,对水质超标的县区核算污染补偿资金。 2012年以来,核算污染补偿资金 1.1亿元,全部用于渭河水污染治理项目,以经济手段调动各县区治理污染的积极性。宝鸡市还将渭河干流出境断面水质划分百余项目逐级分解,加密监测点位,提高监测频次。水质波动较大的县区,部门一把手受到问责。 
     
          由于治理牵住了“牛鼻子”,全市形成了齐抓共管向污染源开炮的新态势。
     
          利剑斩断污染源头工业转型换来蓝天
     
          8月 5日,天气放晴,站在秦岭脚下的唐家塬边北望,一条明镜似的水带穿越宝鸡市区,整个市区清晰可见,城市上空烟雾腾腾的景象难觅踪影。“对主要工业污染源,我们以严格的环保要求,倒逼企业淘汰落后工艺,升级工艺技术,大大降低了对渭河的污染。”宝鸡市环保局有关负责人说。
     
          针对化学制浆造纸、小氮肥等主要工业污染源,宝鸡市持续加强环境执法,明确国家环保政策和省上治理要求,督察企业积极关转化学制浆生产线,向企业传递治理压力,累计关停岐山县氮肥厂、秦岭化肥总厂及凤翔分厂、宝鸡氮肥厂等高污染企业 22户,三年累计压缩氮肥生产能力 26万吨,年减排氨氮约312吨,淘汰化学制浆生产能力 24.8万吨。同时,严格落实《宝鸡市工业战略环评》,做到了绿色招商、优中选商,否决了一批印染、屠宰、果汁加工等招商引资项目,从源头上杜绝了高污染企业落户。
     
          宝鸡市工业企业众多,随着近年来环保排放标准的不断提高,一些老企业因治污设施落后排放难以达标,一些新上项目因环评审批时执行旧标准、建成后面临超标排污问题。对此,宝鸡市分类施策,要求老企业加快治理、还清旧账,新项目一步到位、不欠新账。青岛啤酒、西凤酒、恒发纸业、陕丰淀粉、泰荣陶瓷、冀东海德堡水泥等 6个污水深度治理项目已全面完成,通家汽车、郭家河煤矿、崔木煤矿等 3个新建项目已实现达标排放。全市累计投资 4.6亿元,工业污水处理能力提升到 13.7万吨 /日。
     
          生活污水不再乱流污水处理全面覆盖
     
          “前几年,街道成了污水渠,整天臭烘烘的,蚊蝇乱飞。现在,雨水污水被引到了污水处理厂,街道干净了,人的心情也好了。”岐山县蔡家坡镇一位村干部说。
     
          十年前,蔡家坡镇在全市率先建成镇级污水处理厂,将镇区四五公里范围内的生活污水全部收集处理,火车站等镇区繁华区域的污水不再乱流,而是乖乖听人“调遣”。去年,县上又对厂区进行扩容提升改造,处理污水能力提高数倍。
     
          为减少生活污水对渭河的侵蚀,从 2014年 8月起,宝鸡市开始对支流入渭口开展专项整治,通过加快截污工程建设,封堵直接入渭排污口,提高污水收集处理率。去年,十里铺污水处理厂完成了 12万吨污水处理提标改造工程,高新区污水处理厂先后开工了提标扩容工程和渭河北岸、南岸截污干管工程,竣工后将实现市区渭河两岸污水的合理分流,使陈仓、高新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量从目前的 7万吨提升到 15万吨,使市区污水处理能力达到 27万吨,满足市区污水处理需要。对千阳、陇县等 9个县污水处理厂实施提标改造,达到达标排放,实现县级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全覆盖。此外,宝鸡市以“统一收集、沉淀厌氧、人工湿地、多级净化”的模式,建设镇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 170个。目前,全市生活污水日处理能力达到 35万吨,较 2011年提高了近 30%。
     
          如今,宝鸡市渭河国省控重点污染源省上抽测达标率达 100%,城镇污水平均处理率、生活垃圾处理率居全省前列。到去年底,渭河干流化学需氧量、氨氮平均浓度分别较 2011年下降了 45%和 43%。
     
          据宝鸡市环保局工作人员介绍,今年宝鸡市启动新一轮渭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到 2016年,全市力争新建 15处人工湿地,重点镇和人口集中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
     
          渭河综治不留死角生态河道风景优美
     
          一排排紫薇、一片片格桑花灿烂绽放,渭河河面微风掠过,扑面而来的淡雅花香,令人心旷神怡。
      8月初,记者来到渭河蔡家坡段,不论休闲运动区还是水质净化区,不论芦苇荡核心区还是荷花观赏区,到处是游玩休闲的人群。两千多亩的芦苇核心区,芦苇随风摇曳。在几百亩大的水质净化区内,当地污水处理厂排出的水,还要与香蒲、芦竹“亲吻”,再流入渭河。看着清凌凌的水流进渭河,蔡家坡镇古城村一村民说:“我家就在渭河边,过去怕水臭苍蝇多我不去河边。现在,河水干净没怪味,我们一家人天天在这里转悠。”
     
          按照“主城区人工水面、入渭口湿地公园、城镇段绿地公园、农防段生态修复”的思路,宝鸡市对渭河实施综合治理,全面修复渭河生态,科学推进流域生态治理。渭河市区段已具有“一闸五坝” 6个人工水面,蓄水面积近 400万平方米,千湖、千渭之会等 7个国家湿地公园总面积已达 1.2万公顷,大幅提升了渭河的自净功能。在渭河沿线建设水景相望、生态优美的亲水休闲公园 130多万平方米。对渭河市区段 18条支流开展治理,取缔非法采砂场 120个,河道排污、乱倒垃圾、乱挖乱采等现象明显减少,渭河水质得到提升。石坝河、瓦峪河沿岸,已形成了集群众休闲娱乐和生态修复功能于一体的河流新景观。
     
          如今的渭河,一河碧波,两岸翠绿,鱼翔浅底,鸟语花香,生态优势日益凸显。随着“百里画廊”沿线休闲产业带的加速建设,这里成为宝鸡市经济新的增长极。
     
          日前,在贯彻宝鸡市委十一届八次全会精神中,宝鸡市拉开了新一轮渭河流域水污染防治三年行动的大幕。提出三年任务两年完成,通过一系列新举措,全面提升市区、县城建成区生活污水全收集、全处理,沿渭排污口全截污、全治理能力,使重点行业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浓度“双达标”,最终实现干流水质持续改善、支流治理全面加强、生态环境整体优化的新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