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膜:中国集成电路的“心脏搭桥术”

10.06.2015  12:55

陕西日报》2015年6月7日第1版

      本报记者 李龙飞
      苹果手机iphone6plus中有20多块柔性电路板,可以弯曲折叠的电路板让复杂的电路可以多层重叠压合,大大提高了集成度和电气效率。卷装的电路板,也让芯片安装可以在流水线上不间断进行,自动化速度提升。精细到微米的电路设计制造,堪称集成电路的“心脏搭桥术”。
      这些柔性电路板的载体,就是挠性覆铜板,厂商通过对铜的蚀刻完成电路走线。而其绝缘基材聚酯酰胺膜,因耐400℃以上高温、信号不衰减、阻燃、高导热性、绝缘性等诸多特点,曾一度价格堪比黄金,被称为“黄金膜”。
      位于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的陕西三沃化学有限公司,就是一家生产“黄金膜”的企业。
      5月15日,三沃公司生产车间。记者看到,先进的涂布线上,聚酯酰胺膜和铜板间涂上企业自主研发的丙烯酸酯胶粘剂,在辊筒上进行热聚合,然后在烘箱中经过20多个小时的固化,才能进入分切程序。整个生产线自动化程度极高,工人并不多见。这家2014年销售额达1.8亿元、固定资产1.7亿元的企业,行政、研发、操作人员加起来也只有100多人。
      “2008年,我们企业由西安航天化学动力厂、西安向阳航天工业总公司及西安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共同组建。聚酯酰胺膜最早由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中科院化学研究所和我们共同攻关,商品化也花了3年多时间。”三沃公司总经理薛晓春说。他拿出公司的产品,饶有趣味地进行讲解:“不管进行几层电路设计,只要在电路中夹入聚酯酰胺膜就可以了,柔性电路板配送给电子厂商,他们只需将芯片安装、叠加就行,大大降低了生产复杂程度。
      该公司的产品主要供应给华为、中兴、酷派等国产手机厂商,在全国天线、摄像头电路板领域的市场占有率达到了20%。薛晓春说:“现在,聚酯酰胺膜70%的国内市场依然由国外公司把持,美国杜邦公司、日本的产品还是要稍好一些。这种高科技产品,国外对我们一直技术封锁。自主研发,进行技术赶超,一直咬牙干下来,才能让这种战略产品逐渐国产化。
      目前,三沃公司的挠性覆铜板的毛利达到了20%,价格却由原来的80元/㎡降到了60元/㎡,聚酯酰胺膜一平米的价格则从40元降到了30元,逐渐打破国外垄断,为“中国制造”降低成本。下一步该公司还准备进行产业链的纵向延伸,从材料、胶粘剂向电路板制造领域迈进,进一步提升附加值。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