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丹县顺宁镇白草台“1+1+10”牵手共致富  

08.06.2015  11:37
 

  初夏时节,慕名走进远近闻名的棚栽产业村——志丹县顺宁镇白草台村,周河两岸好几百座大棚浮现眼前,公路两侧卖瓜菜的简易小棚犹如一道风景线。走进几座大棚,都有分别栽有一个写着“贫困帮扶明白卡”的标志牌,其中一个上面表格中的内容为:贫困户赵明、5口人,致贫原因是残疾,帮扶人任美雄,帮扶前人均纯收入2500元以下,帮扶后人均纯收入4000元以上。通过了解得知,这是白草台村开展“以一帮一带十”扶贫帮困活动的具体实践。

  坐落在省道303线的志丹县顺宁镇白草台村,距离县城不到20分钟的路程,与顺宁镇政府驻地紧邻。2007年以前,全村100多户中大多数人家基本靠贫困救济生活,是川道上一个典型的落后村。当年村委会换届,任美雄高票当选村支部书记。上任的第一天,他就决心要带领村民大干一场,让全村人尽快发家致富、甩掉贫困落后的帽子。依托全村大面积川台地和遍便捷交通等区域优势,任美雄瞄准温室大棚和养殖业、建砖厂等致富项目,经过村委会认真研究和全体村民广泛讨论,大家一致同意将棚栽业作为全村主导致富产业。

  为了打破村民顾虑,带动村民积极发展棚栽业,任美雄等村委班子成员当年带头贷款建起温室大棚,到了年底获得了客观的收入,这一下子让村民们“红了眼”。随后,该村利用两年时间完成全村大棚种植的全覆盖,村民实现收入翻倍增长。为了不让一户贫困群众掉队,实现全村共同富裕,村委会研究决定,在全村开展“支部引领抓产业、能人带动促增收,以一帮一带十”扶贫帮困促增收活动,即:一名村班子成员或村党员、致富带头人,帮扶一户贫困户脱贫,同时带动十家产业户发展产业,最终达到脱贫快致富。这种“1+1+10”手拖手共致富的模式有效实施,使村上原本一些无技术能力、无劳动能力的困难群众也有了致富的盼头。

  志丹县顺宁镇白草台村赵明就是一个典型的户,一家5口人全部残疾(智障),只有赵明本人还能从事简单体力劳动,在没帮扶前一家人一年收入不到10000元,是村上最困难的家庭。支书任美雄决定自己来包扶,由于自己种的棚多、劳力不足,便常年雇佣体力尚足的赵明帮忙种植大棚,仅前年在大棚打工收入26000多元,去年虽然有病耽误,但最终也收入8000余元。任美雄说,加之退耕还林、低保等政策性收入,赵明家近几年人均收入已超过4000元,现在赵明一家人生活质量得到了很大改善。赵明一家人的生活蜕变仅是该村的一个缩影,如今,通过在全村扎实开展“以一帮一带十”活动,使该村原有的12户贫困户短短几年内全部越过贫困线,正在奔向“富裕岗”。

  截至目前,顺宁镇白草台村已发展大棚382座、弓棚326座,发展千头养猪场1个、千只养鸡户3个、舍饲养羊11户,建起大型砖厂1个,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7年2200元到2014年底达到12820元,仅棚栽业收入占人均纯收入的75%,村主任贺建利说这个数字还是比较保守。目前,全村大多数人家都有了小汽车,在城里买了房子;同时,越来越多的年青人选择留在村里搞产业、谋发展,白草台村也由过去的一个落后村变为远近闻名的先进村、富裕村。 

 

责任编辑:殷誉玮  审核: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