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山男子用行动演绎爱情神话 20年伺候瘫痪妻

31.12.2014  12:05

二十载春秋,七千三百个日日夜夜,家住横山县横山镇李界沟村的陈文广,不离不弃伺候着瘫痪妻子。他们没有自己的子女。每天,穿衣喂饭、打针吃药,妻子的这些事情全由陈文广一个人承担。不抛弃、不放弃,这个陕北汉子用自己的行动演绎了现实版的爱情神话。

冬 日的早晨,寒风凛冽。在村主任的带领下,笔者一行来到陈文广的家。三孔窑洞,院子不大,但干净整洁。一进门,热气扑面而来,火红的炉子让这个家里暖意融 融。环顾整个屋子,除了电视机,再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但生活必需品都在各处摆放得整整齐齐。陈文广的眼睛略显凹陷,单薄的身板让1.78米个头的他显得 并不高大。

“半辈子了,丈夫天天给我做饭吃,而我却天天睡在炕上,谁也伺候不上,有 时候丈夫忙,还要老父亲过来给我做饭,本来应该是我伺候公公和丈夫的,却得了这个病,谁也关心不上……”这个家的女主人李生英说,洗衣做饭、收拾屋子,这 些事本该是她分内的家务事,但只能天天看着丈夫忙前忙后。说着说着,她便掉下了眼泪。

1994年,结婚刚一年的李生英便患上了类风湿关节炎,腿疼得没法走路,去医院也没看好。慢慢地,她的双腿和手也萎缩了,手伸不开,腿动不了,吃喝拉撒睡全要人伺候,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陈 文广的父母都是农民,家中兄弟姐妹又多,生活原本清贫。妻子瘫痪后,家里的重任一下子都落到他一人身上。为了给妻子看病,他四处求医,多方奔走。很快,整 个家被掏空了,妻子的病却不见有任何起色。一年、两年、三年,日子一天天过去,漫漫求医路,陈文广走得艰辛。“尽力而为给她看病,看到什么程度算什么程 度,面前没哭过,背地里不知哭过多少回,黑夜睡下,一个人捂着被子偷着哭鼻子。”不善言辞的陈文广,20年的漫漫长路,其中的辛劳苦悲只有他自己能体会。

42岁的陈文广如今再没有了当年的豪气,更多的是疲惫和力不从心。在村里,和陈文广 一般大的人都是儿女成双,可对于这些,陈文广只能深深叹一口气,在心里默默羡慕。一些邻里乡亲劝说他把李生英送回娘家,重新组建一个家庭。陈文广也这样想 过却没有这样做,因为,男人的担当、责任以及他对妻子的爱和怜悯,让他顶住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毅然挑起了照顾妻子的重担。

为 填补心中的缺憾,陈文广抱养了一个女儿。当时女儿出生才3天,“我把她抱在怀里,她那么小,那么可爱。”从此,陈文广开始了又当爹又当妈的生活。他特别疼 爱女儿,给她取名叫圆圆,这个家因为有了圆圆而完整。圆圆也比同龄的孩子懂事很多,爸爸不在的时候,就由她照顾妈妈。

20年来,为了看病,陈文广家徒四壁,且欠债20多万元,可他从未停止过给妻子看病。为了照顾妻子,陈文广出不了远门,只能在家门口打零工,每天早上,他要给妻子喂完饭才出门,晚上工一停,他就急急赶回家做饭。

看 着儿子忙里忙外,陈文广的老父亲心疼不已。儿子忙的时候,他就过来给儿媳妇做饭吃,帮助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对于伺候儿媳妇,老父亲从来没有埋怨。“生病不 由人,我们从来没有嫌弃儿媳妇。我也是尽量帮儿子,钱我也没有,现在老了,也挣不来了。”说起小儿子和儿媳妇的苦难,年迈的老父亲不禁潸然泪下。

水泥工、拉煤工、搬运工,陈文广都干过,当零工的他靠自己的一把力气赚钱,除了维持基本生计外,结余出的钱全部用来看病。20年了,陈文广拼命缝补着这个破碎的家,而对妻子的爱,更是压得这个男人20年间从未放松过。

最近,陈文广又带着妻子去了一趟医院,医生说通过换关节手术,妻子能够站起来。这个好消息让他们夫妇彻夜难眠。但破败的家、空空的口袋,拿什么来给妻子治病?这个历经风霜的男人又一次陷入困窘。

让妻子站起来”,20年来,陈文广天天做着这个梦。然而梦终究是梦,高昂的医药费和一贫如洗的家,让陈文广很无奈。李生英说,她不奢望别的,能生个火做顿饭给丈夫,就是她最大的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不是所有人都能信守这样的婚姻誓言,但是陈文广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