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加快210、307国道“三改二”进程

08.01.2016  06:59
 

  寒冬时节,在绥德县义合镇洛家坬村一处空旷的低洼场地内,备受沿线群众期盼的307国道吴堡至子洲段改建工程在一阵阵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中宣布开工。

   现状:通行不畅存在隐患

  这两天天气晴朗,大部分路面的积雪已经融化,但在部分路段的人行道上,尤其是背阴处,厚厚的积雪和结冰还是让村民和车辆出行步步惊心。”家住绥德县义合镇田家后山村的薛建伟说,由于307国道在绥德境内部分路段为山路,每当寒冬腊月大雪纷飞之时,村民出于安全考虑,便接连多日不外出。

  薛建伟说,这条路是周边山村去往义合镇和绥德县城的主要通道,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改建成二级公路后,他们将是最直接的受益者。

  此外,由于该路段是榆林市资源输出的重要东出通道,部分短途货运司机为了节省过路费,优先选择国道而不是高速公路。现如今,随着车辆增多,尤其是在大型货运车的反复碾压下,该路段不少路面都出现不同程度的路面沉陷、路基断裂等毁损情况,不利于沿线群众的安全出行和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未来:提高运输能力促进经济发展

  为了彻底消除隐患,让沿线群众的出行更加安全便捷,榆林市陆续启动210、307国道三级公路改建为二级公路工程。

  据榆林公路局项目管理科科长常应宏介绍,210国道改建工程北起神木县尔林兔镇,终点位于榆阳区牛家梁镇郭家伙场村,全长83.138公里,全线涉及1区1县4个乡镇20余个行政村。307国道改建工程陆续将吴堡至子洲段的111公里三级公路升级为二级公路,一期工程已于2015年12月15日正式开工。据悉,一期工程起于吴堡县城以西的石沙墕村,终点位于绥德县与子洲县交界处的李家崖村,全长约53公里。

  改建后的二级公路,全线设计速度提高到时速60公里,路基宽度达10米。”常应宏说,“三改二”项目的启动实施将大幅提高我市路网整体运输能力,极大地改善沿线群众的出行条件,缩短出行时间,带动途经区域的经济发展,助力沿线贫困山区群众尽快脱贫致富。

 

责任编辑:殷誉玮  审核: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