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市残联“暖心”实事使9.6万名残疾人受益

03.02.2015  09:28
 

  2014年,咸阳市残联投入6000多万元,积极为残疾人办实事、做好事,实施的一系列康复、就业、扶贫、社会保障等民生工程项目,使9.6万名残疾人受益。

  投入760万元,建成了90多个县镇两级康复中心、康复站。为304名白内障患者免费实施了复明手术,为350名贫困重度肢体残疾人适配了1615件辅助器具,为184名下肢残疾人免费安装了假肢。为258名肢残、脑瘫、智力、孤独症等儿童免费进行了手术和康复救助;为51名贫困聋儿实施了人工耳蜗移植手术和术后康复训练;为600名精神病患者免费提供药物,为100名重度精神病患者提供免费住院治疗等。

  争取省上资金200万元,按照每人5000元的标准向200名自主创业的残疾人发放了一次性创业扶持资金,带动191名残疾人实现就业。组织开展了4场残疾人就业招聘会,动员68户用人单位为残疾人提供了320个就业岗位,帮助208名残疾人实现了就业。并投入347万元,建立了3个残疾人就业示范基地,安排528名残疾人就业。

  去年全市7.409万名贫困残疾人领取政府发放的生活补贴4500万元,48414名贫困残疾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其中25450名残疾人纳入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范围。建立了市残疾人精神康复托养服务中心,全年托养轻度精神病人121人,累计定期托养902人,居家托养2100人。

  制定下发了《咸阳市开展残疾人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意见》,通过“基地引领、精准到户”,“项目捆绑、整合资金”,“点对点、人对人、结对子包扶”等方式,帮助残疾人脱贫致富。投入179.5万元,免费为418名残疾人发放种兔和奶羊,帮助他们发展产业养殖项目,全年共帮扶残疾人30160名。投入35.1万元,对考入大中专院校的174名残疾新生进行了资助。投入34.56万元,按照人均2160元的标准向160名在公益性岗位上就业的残疾人发放了岗位补贴等。

 

责任编辑:殷誉玮  审核:向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