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六零后”的神话人生
十一月九日,位于沣河右岸的镐京遗址考古工作正在有序展开。本报记者张辰摄
一块巨大的“璜石”矗立于伐鱼河河道中央。相传,这块石头还与在此垂钓的姜子牙有渊源。本报记者张辰摄
渭水一条流,千山与万丘。
当滔滔渭河以跃进的身姿扑入关中平原时,就进入了中国辉煌历史的主舞台。在血与火的淬炼中,中华民族把根深深扎进渭河两岸,从中汲取包容、开放、进取的力量,并把中华民族中的佼佼者,升华为民族的神话,成为民族精神的一部分。
行走渭河,我们在女娲、伏羲、炎黄二帝等一众神话人物中,找到了一位介于历史与神话之间的传奇人物——姜子牙。传说中,这位60多岁的老人,从宝鸡伐鱼河畔的钓鱼台一路走到西咸新区沣河岸边的丰镐二京,以“60后”的智慧和担当,写下了自己的传奇人生。渭河岸边,我们踏着姜子牙的脚步,在“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历史遗音中,感知中华民族的强大生命力。
他从神话中走来
神话,是一个民族最古老的记忆。在一代代人的口耳相传中,神话突破了时空、文字的局限,记录着早已远去的信息,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愿望,亘古弥新,令人神往。
在神话传说中,姜子牙是以一个圣贤的形象登上历史舞台的。
宝鸡市区往东30公里处,秦岭脚下、渭河支流伐鱼河上,一块巨大的石头矗立于河道中央,千百年来受河水的冲刷而不倒,被当地人称为“璜石”。
“相传,3000年前姜太公在此垂钓,把从鱼腹中取出的石子抛在水中。石子沾了姜子牙的灵气,见风长成如今的样子。至今,到此游览的人们,还怀揣心愿在这块大石头前停留祈福。”姜太公钓鱼台景区的工作人员说。
穿越3000余年时空,商朝末年,西伯侯姬昌曾在此为一个朝代的崛起许下心愿。
站在“璜石”旁,我们仿佛还能看到,姬昌第一次遇到白发苍苍的姜子牙后,激动地说:“我的先辈太公曾经预言,当有圣人来到周地,周才能得以兴盛。您就是那位圣人吧?我太公盼望先生很久啦!”自此,姜子牙被西伯侯姬昌拜为太师,称“太公望”。
这就是姜子牙被称为姜太公的缘由。对圣贤渴求的背后,是古人对伟岸人格和深邃思想的敬仰。在人类从蒙昧走向文明的过程中,圣贤们如同天空中最亮的星,指引着前进的方向,带给人们福祉。
其实,每一个圣贤都是从普通人磨砺而来的,姜子牙也不例外。
据《史记》记载,姜太公名吕尚,是东海边上的人。吕尚本姓姜,字子牙,因其先祖在舜、禹时被封在吕,以其封地之名为姓,所以也叫吕尚。
那是一段少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今天,我们只能在《史记》、青铜器铭文、战国竹简的只言片语中,去拼凑姜子牙早年的身影。
尽管祖上显赫,但到了姜子牙一代,已经是没落的贵族,生活穷困。贫穷没有让姜子牙消沉,他利用了一切可以学习的机会,成就自己一身文韬武略、定国安邦的本领。
“姜子牙曾在市井混迹多年,正是体验过底层人民的困苦生活,他形成了‘同天下之利者,则得天下;擅天下之利者,则失天下’的民本思想。”多年研究周文化的宝鸡岐山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杨慧敏说。
传说中,在伐纣之战后,具有超凡能力的姜子牙将战争双方的战死者一一封神,以慰亡灵,也给活着的人送去一份精神慰藉。今天,我们再看《封神演义》,那些神其实就是一个个为国为民忘我牺牲的普通人。
秦岭脚下的隐士
从伐鱼河畔的钓鱼台出发过渭河,向北就到了凤鸣岐山的周原。
那是姜子牙心之向往的地方。
周人的第十三代君主古公亶父带领族人迁徙到周原,即今天宝鸡岐山县和扶风县一带。在这里,充足的渭河水灌溉农田,养育了周人。
比起商纣王的残暴统治,吸引姜子牙的,是西伯侯姬昌以德治国的理念。
当时西岐东边的虞国人和芮国人发生争执,就一块儿找姬昌评判。进入西岐后,他们发现种田的人都互让田界,人们都有谦让长者的习惯。虞、芮两国发生争执的人,还没见到西伯,就对自己争地的行为感到惭愧。各自返回后,他们都把田地让出,然后离去。
虽然那时周还只是臣服于“大邑商”的“小邦周”,但积攒半生智慧的姜子牙,辞去朝歌的官职,来到了这片人间乐土。
他隐居在秦岭脚下伐鱼河畔,一边静观天下大势,一边直钩钓鱼10年,静待西伯侯。青山无语,以最博大的胸怀包容着这位隐士;绿水长流,把姜子牙直钩垂钓的另类举动传向四方。
自从纣王为了限制周壮大,把姬昌的父亲囚禁致死,又把姬昌一度囚禁在羑里,灭商的种子就种在了周人心中。姬昌访求四方贤者,来扩张壮大周的影响力。
“吕望当年展庙谟,直钩钓国更谁知?”这是对姬昌是否真的求取贤才的考验。
那应该是一次非常精彩的遇见。
伐鱼河畔,吊民伐罪、倾商兴周的志向,让姬昌和姜子牙一见如故,也因此而成就了一段“姜太公钓鱼”的美谈。
姜太公没有让西伯侯姬昌失望。
史学界研究发现,姬昌曾替商纣王平定叛乱“九邦”。作为姬昌的“太师”,姜子牙掌管着周的军队。在收服西戎、经略东方的过程中,姜子牙的军事才能展现出来,使“小邦周”迅速壮大,形成“天下三分,其二归周”的有利局面。
1000多年后,同样求贤若渴的唐太宗李世民在伐鱼河畔建造了一座太公庙,以期获得更多来自民间的贤臣良将。
良禽择木而栖。可能正是受到这样的鼓励,在唐代,很多有才华的人都曾在长安城南的秦岭终南山中隐居,等待获得建功立业的机遇,其中不乏人们耳熟能详的王维、李白、贺知章等大诗人。“终南捷径”的典故由此而来。
如今,太公庙前那4棵植于唐朝的古柏枝干苍劲虬曲,龙钟多姿,如同睿智的老人一般,在青山绿水间,对后来人诉说着任人唯贤的千古佳话。
渭河岸边的英雄
如果说,伐鱼河畔的姜子牙是一位运筹帷幄的智慧老者,那么在渭河支流沣河畔的姜子牙,就是一位驰骋疆场的勇猛将领。
10月,西咸新区沣河两岸景色秀丽,舒朗有致的园林沿着河道一路铺陈,使沣河成为城市中心一条亮丽风景带。在快速崛起的现代化城市中,这里还隐藏着一片承载历史的文化高地——丰镐遗址。
“‘既伐于崇,作邑于丰。’在征伐九国的过程中,周人攻下商人在关中平原的最后一个据点崇国(今位于西安灞桥区和蓝田县交界处),并在沣河下游左岸的高地上修建了丰邑作为国都,宣示着向东扩张的决心。不久后,姬昌的儿子周武王姬发又在沣河右岸建设了镐京。”主持镐京遗址考古工作的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岳连建说。
这是西安3000多年建都史的肇始,也是姜子牙赫赫英雄生涯的重要时期。彼时,姜子牙已是周武王的“师尚父”,是周朝的军事统帅。
面对滚滚东去的渭河,姜子牙东进伐商的雄心愈燃愈烈。他以战略的眼光在沣渭之滨洞察着天下变局。
他是纵横捭阖的谋略家。镐京城外、渭河边上,姜子牙身披战甲,于万人军前,威严地发出号令:“集合起所有的民众和船只,迟到者斩首。”一场孟津观兵检阅了天下诸侯反商的决心。
他亦是战神一样的存在。一旦伐商时机成熟,便力排众议,坚定地支持周武王发动牧野之战。公元前1046年,牧野之战上万人的战场上,姜子牙如同雄鹰一样,一马当先,势不可当。
那一场金戈铁马、战鼓雷鸣的决战早已消散,“牧野洋洋,檀车煌煌,驷騵彭彭。维师尚父,时维鹰扬”的歌谣却传唱至今。
“当时商人的主力部队在与东夷作战,姜子牙敏锐地抓住这个战略时机助推周武王发动牧野之战,以少胜多推翻了商纣王的统治,为周王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开启了新的时代。”岳连建说。
姜子牙到底是七八十岁的智慧老人,还是战场上骁勇善战的将领?今天我们只能凭传说去想象。
不可否认的是,西周成立初期,姜子牙被封到齐国后,从渭河流域走向更广阔的天地,继续用武力不断稳固、扩张周朝的疆域。
正是由于在伐商中展现出的运筹帷幄的才能,姜子牙被称为兵家权谋的始祖。他的军事谋略和治国理念也被后人总结记述在《六韬》一书中,鬼谷子、张良、苏秦、诸葛亮等都曾受益于此。
3000余年的时光里,在人们的口耳相传中,姜子牙辅佐开创周朝的功勋,被演绎得奇幻多姿,他成为中国神话中大器晚成、文韬武略的众神之神。
随着考古发掘的进行,那些隐藏在神话中的历史也会更加清晰,让姜子牙这个流传千古的神话人物,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卷中留下真实的印记。
记者手记
一场文化的“接力赛”
王睿
10月,国产动画电影《姜子牙》上映。电影中的姜子牙在一个新的虚构世界中,以现代人的视角,讲述一个人如何突破自我成为神的故事。其中,无论是精彩的3D呈现方式,还是新编的故事内容,都让人耳目一新。
从《诗经》中的战神,到《封神演义》中的老者,3000多年来姜子牙跟随时代的脚步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姜太公至此,诸神退位”等典故人们烂熟于心,姜子牙也成为中华民族的经典国民IP之一。
尽管电影《姜子牙》的人物设定已经脱离了原有的传统形象,引起了不同层面的讨论。但它也以一种更符合当代年轻人的审美,收获了更多年轻人的喜爱。
这是一场关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接力赛”。与潮流文化的结合,让传统文化更具现代认同感,也让更多国民IP获得了新的生命力,彰显出属于这个时代的特征。
当我们行走渭河时,既为隐藏在历史迷雾中的姜子牙感到好奇,又为不能在历史发生的现场,更生动地体验历史而感到遗憾。文化不应该只在传说中、青铜器的铭文中,只在尘封的遗址里,如何在历史的现场复活那些鲜活的国民IP,对于陕西这个文化大省来说,将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
编辑: 石彬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西安网”的文字、视频、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xiancity.cn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