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延安大学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突出本科教育的主体地位和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形成了“领导重视教学、制度保障教学、投入优先教学、科研促进教学、管理服务教学、社会支持教学”六位一体的良好氛围,确保本科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促进该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稳步提高。
——领导重视教学。 该校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本科教学工作,视教学质量为生命线,全方位确保教育教学水平持续提高。该校和各学院党政一把手是教学质量的第一责任人,亲自抓教学质量,全力支持主管教学领导抓好本科教学工作;该校党委将教学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党委会议、校长办公会及时专题研究本科教育教学工作,优先解决学科专业建设、教学条件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改革等有关教学工作的重要问题;主管教学校、院各级领导能将主要精力投入到教学管理工作中,并经常深入教学第一线,实地调查,坚持听课制度、巡考制度,掌握本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该校党政领导对教学常规工作坚持做到开学有布置,期中有检查,期末有总结,听课、巡考、联系学院等均已常态化、制度化。
——制度保障教学。 近年来,该校先后制定《关于“十二五”期间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本科教学工作的实施意见》《延安大学教师教学工作规程》等一系列制度性文件,有效地规范了教学活动以及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的行为。通过实行教学检查制度和领导听课制度、教学督导制度、教师和学生评教制度、教师评学制度、教学质量一票否决制度、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教学奖励制度等,健全了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有力地保证了教学质量的提高。通过评选教学名师、教书育人先进个人、本科教学质量优秀奖、教学成果奖,举行“教授风采”讲课比赛和青年教师讲课比赛等活动,激发了广大教师投身教学的积极性,促使广大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把主要精力投向教学工作。通过实行教师岗位职责与岗位津贴相挂钩的分配制度,进一步提高了任课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投入优先教学。 在拨款较少、经费缺口较大的情况下,该校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将有限的资金优先投入到教学工作中,且呈逐年增长趋势。
——科研促进教学。 该校鼓励教师将最新的科研成果及时反映到教学内容,以学术水平的提高推动教学水平的提升;教师利用科研成果,研制或改进教学实验设备,完善实验教学方案,更新实验教学内容,不断提升实验教学水平;向本科生开放科研实验室,把科研训练纳入人才培养过程;鼓励教师利用自己的科研项目,为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提供选题,指导学生开展科学研究,有效促进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水平的提高;举办百场学术报告、路遥学术讲坛、红色经典艺术大讲堂系列报告会等讲座,聘请国内外高校知名专家、教授以及校内教学名师开办学术讲座,介绍各自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扩大和增强学生的知识面和创新意识;通过举办“科技创意创业大赛”、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等学科竞赛、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等,鼓励学生开展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制订学生科技创新奖励办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学研究。
——管理服务教学。 该校重视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历来强调各项工作都要紧密围绕教学工作开展。教务处主动变管理为服务,把学生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关注教学质量的提高;人事处努力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注重师资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特别要求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坚持教学第一线,确保教师把主要精力投入本科教学工作;教务处、人事处、校工会等联合组织开展“教授风采”讲课比赛、青年教师讲课比赛、教书育人先进个人等评选活动;学生处、团委始终把本科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第二课堂活动、学生创业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解决学生实际困难作为自己的中心工作;图书馆加强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认真做好教育教学文献信息和资料管理工作;后勤、保卫部门在公寓住宿、饮食卫生、医疗保障、治安综合治理、校园环境整洁,积极开展优质服务;网络信息中心开设本科教学专门网站,宣传部、校园广播也积极跟踪报道有关教学工作方面的信息等等,全校上下形成了全员重视育人、全员参与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良好氛围和工作格局。
——社会支持教学。 该校加强与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共建院校的合作与交流,推进本科教学质量提高;充分利用该校的政治优势,积极寻求和吸引社会力量,提供经费和其他支持,改善办学条件;通过鼓励、组织校友和社会各界人士捐资、捐物、定向资助贫困生、设立各类奖学金和助学金等,帮助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通过校地、校企合作,建立实习和社会实践基地的合作关系,为培养人才创造条件。
(责任编辑:刁巧燕 陈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