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一食堂打工小伙借了辆自行车 27年间一直想物归原主
27年前,陕西重型机器厂伙食科副科长张福令给食堂打工小伙杜动岗借了辆自行车。27年间,杜动岗一直想物归原主。
搬家5次都带着自行车 别人的东西哪能随便扔
18日,市民郑先生打进华商报新闻热线说:“潘家庄村有位杜师傅,为了还一辆借来的自行车,等了27年了。”
中午,华商报记者在东仪路东泘沱村一市场,看到拉着一车蔬菜的杜师傅,因担心说话耽误生意,他请记者先到家中等待。
1公里外潘家庄村的一栋小院内,华商报记者找到了杜师傅租的一间20多平方米的房子,爱人霍女士在家。她说:“他干啥都认真,称菜斤两足、顾客少上1、2毛,他就不要了。心好,今天冷,他就没让我出去卖。”
提起自行车,霍女士一脸惊讶,指着屋檐下一辆黑色的28式样自行车,不相信地说,“你们就是为这车来?”华商报记者看到,自行车车座上绑着红色塑料袋, 尽管落着层薄灰,试试脚蹬、刹车都还管用。
霍女士说:“这些年我们先后搬了5次家。从北郊陕西重型机器厂搬到太华路纱厂东街,再搬到东八里、西八里、又到八里新村,5年前才搬到了这里,可不止我一人建议他趁搬家卖掉,他说扛也得扛着搬,‘这是别人的东西,哪能随便扔’。闲着没事时,总拿块布擦擦车子,有时还给上油。这是我们才从老家山西来,没顾上擦,平时车看着更干净。”
老科长借给他自行车 说拉面粉好拉
下午2时许,杜师傅骑着三轮进家门,过去的事,他如数家珍。 1984年,24岁的杜师傅只身从老家山西运城前往西安打拼,凭着烙饼技术进了陕西重型机器厂的职工食堂。
“不久,职工食堂人员变动,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继续干。有天下午,我一个人茫然地站在单位大门前,张科长走来拍着我肩膀问,‘小伙子,你还想打饼吗’,我说想,后来我签了合同。”杜师傅称,这是他和张科长第一次接触,他不清楚张科长为何“看中”自己。
1991年,单位新规定不允许三轮进大门。“这下可把我难倒了,因烙饼需消耗大量面粉,没三轮车拉很是麻烦。张科长又一次出面,将这辆老式28自行车借给我,说这样面粉好拉些。”说话间,杜师傅的眼泪夺眶而出,他抹了抹,说一晃30多年都过去了。
1993年,杜师傅还是因各种原因无法在单位继续干下去,离开时,他找张科长还自行车,对方说:“等你不用时再还。”
杜师傅说,后来他开始转行卖菜,几乎很少用这辆自行车。 “2000年左右,境况稳定些时,我找到过张科长,要给他还自行车,他说‘怕是偶尔还能用上,等到用不上时再还’。”
还曾前往老科长老家找人 总算找到了
3年前,杜师傅买了辆新三轮,自行车真的几乎用不到了。他再次有了寻找张科长还车的想法。但原单位已改制,托了好多人问也没打听到张科长。
“心里隐约记得张科长提起老家在原长安区细柳街办义井村,就提了些礼品直奔过去,还是没找到,有这个人,但不知道他在哪儿。过完年,从运城回西安时,我特意带了些土特产,再次找张科长。有人建议先去退休办查,查了一番,工作人员说是在30号楼住。我连跑带走到30号楼附近,又和院里几位下象棋的老人搭话,‘认不认识张福令,想再确认一下’。其中一位抬起头,我一看乐了,竟是当年食堂窗口卖面条的师傅,我说‘嗨,面条’,他也说‘嗨,烧饼’,跟几十年前一样,他用手一指,说就是这号楼。”杜师傅说,“当时感觉可找到张科长了,也没问几层就往上走。”
走到楼跟前,才反应过来,又问了几遍,才终于在3楼找到了张科长家,可惜他出门远游,只有爱人在家,她给了杜师傅联系方式。
杜师傅拨通了张科长电话,他刚一张口,对方就问:“是不是小杜啊,我记得你,就是不太记得样子了。”杜师傅略显激动地说:“是我,是我,这些年我就想找您还自行车。”
张科长则笑着说:“还惦记着还车呢,不用还了,也别叫我科长,早退了。以后叫我‘老哥’,咱聚一聚、聊一聊。”
得知记者在旁边,张科长说:“希望《华商报》报道这件事。点滴之中见人品,这么诚信、实在的人,现在很难得。这一辆自行车他替我保管了27年,真是不容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