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会诊西安治霾为空气质量改善献计献策
3月19日,西安市环保局组织召开了“西安市空气质量分析座谈会”,会议邀请到原陕西省环保厅总工司全印、中科院地球环境研究所所长曹军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张承中、长安大学教授邓顺熙、陕西省气象台所长余兴、陕西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所长陈洁、西安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李澍等资深专家为我市大气环境质量会诊把脉。会议还邀请了环保志愿者、新闻媒体代表从不同角度对我市大气污染治理工作提出建议。环保部西北督查中心马国林副主任、陕西省大气污染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姚晓军等中、省领导也受邀莅临指导。
与会代表首先从直观感受和客观数据上对近年来我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取得的成绩进行了充分肯定。对我市当前环境空气质量状况进行了深入剖析,并通过大量卫星图片、数据图表等进行论证,从理论到实践为我市大气环境质量改善会诊把脉。专家认为:冬春季是我市环境空气质量最脆弱的阶段,静稳气象条件和输入性雾霾、沙尘天气极易影响我市空气质量水平,甚至导致阶段性重污染天气。这些不利气象条件是导致今年初我市空气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对此我们应有客观和理智的认识。对此,政府应通过不同层面、各种渠道的广泛宣传,引导广大市民理解并从自身做起,减少污染排放,做好自身防护。
与会代表针对当前大气污染问题、潜在污染威胁及长期污染趋势进行了热烈的研讨,并结合自身从事领域提出了强化大气污染防治管理的新思路与新视角。专家建议:一是进一步提升重污染天气预测预报能力,强化应急响应措施,在尽可能减少人为污染排放的前提下,着重引导市民做好自身防护。二是全面加强联防联控,关中各市区重污染天气时应同步启动应急响应措施,总体削减排放总量,减轻相互间影响;在环境监察、监测方面落实统一标准、同步实施的政策于措施;提升西安市治污减霾办的地位与权利,切实发挥其督查、协调各级各部门履行治污减霾的职责。三是加快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和城市布局的调整与优化,从源头宏观着手为后续管理减轻压力。四是推进重型柴油车的排放治理,通过对占比小但排放大车辆的淘汰与治理,进一步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总量。五是进一步强化面大量小、污染直排散煤燃烧的管控,通过替代与禁止相结合的疏堵原则,逐年削减原煤散烧总量。六是集中力量整治小工业源,通过各级政府的行政手段和经济制裁手段重点取缔绕城高速周边的作坊企业,促进乡镇产业的转型升级。
市环保局陈松林局长最后表示,将认真总结此次会议成果,对专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梳理吸纳,在以后的工作实践中逐步应用并不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