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如何摆脱生态脆弱困扰?

30.06.2015  12:27

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举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由中哈吉三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为首例跨国合作、成功申遗的项目。

而在2013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中亚四国期间,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得到丝绸之路经济带相关国家的支持和响应。

有关专家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发展不仅是纯经济问题,它沿线生态环境极其脆弱,需要各国专家携手合作,护其健康、可持续发展,使古老的驼铃能响彻更遥远的未来。

一个生态脆弱带

在2000多年以前,不同民族的商队骑着骆驼,一路来来往往,造就了古老的经济神话。在今天世界各国经济大发展的背景下,丝绸之路经济带规模远远大于过去。然而,这里的生态环境却依然十分脆弱。

丝绸之路首先是一个生态脆弱带。为什么古丝绸之路上一些古城邦都是在历史书籍里才能找得到,在考古中才能发现,在传说中才有所体现?很多古丝绸之路上的城邦灰飞烟灭,核心问题是丝绸之路沿线的地理环境条件极其恶劣。”甘肃省张掖市委书记陈克恭表示。他曾是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九林则认为,当前,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我国西部、中亚、中东等地区荒漠化、水资源危机加剧,已经成为制约区域发展的重要生态环境问题。在丝绸之路复兴的进程中,伴随沿线地区人类活动的加剧,将使人地关系更趋紧张,其生态环境风险必将明显加大。

与此同时,我国新疆与中亚五国山水相连的自然地理环境使得任何一个地方的生态环境问题都可能产生连锁反应。

走出纯经济主义

那么,如何守护丝绸之路的生态安全?

张孝德从宏观角度进行了考量。他是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也是国家行政学院生态文明研究中心主任。“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发展是经济问题,但绝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它事关人类经济发展新模式的探索与发现,需要走出纯经济主义的解读。”他说。

走出纯经济主义,意味着不能以工业主义的思维来认识丝绸之路经济带。它已经沉睡了好几百年,现在要复兴、要激活,但不是传统工业经济的复活,而是文化资源的激活。它需要一种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最低能耗,对环境最低干扰的新居住方式、新文明方式、新商业模式。只有这样,这条经济带才能真正复兴,成为具有可持续生命力的复兴。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首席研究员董锁成则为丝绸之路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五大模式:生态文明模式、区域经济一体化模式、交通经济带模式、国际旅游经济带发展模式和科技人文合作模式。在他看来,应该合理控制丝绸之路开发的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优化空间开发格局,保持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

幸运的是,我国丝绸之路沿线省份已经行动起来,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守护丝绸之路生态安全。甘肃省正在通过防风固沙和节水等措施为境内多座绿洲城市筑起绿色屏障。

开展科学合作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如何,能够承载多大的人类开发强度?沿线工业化、城镇化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对当地生态安全将产生何种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将带来哪些新的生态环境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建设模式和措施来防范这些生态环境风险?”陈九林一连提出了5个问题。他表示,这些科学问题需要联合丝绸之路沿线各国科学家共同解决。

董锁成认为,还应当着力研究跨国沙漠化、干旱、水土流失和颠覆性自然灾害的监测、预警和治理科学技术问题,全球气候变化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影响及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合作科学信息系统与数据共享机制平台,贫困成因与国际扶贫机理和路径,科学决策支持系统等重大国际科学问题。

在张掖已经工作多年的陈克恭表达了他的工作感受:做丝绸之路经济带规划之前,首先应该要对丝绸之路沿线生态环境进行评估,对生态带上每一个绿洲承载能力做全面评估,继而规定或确定与它承载能力相对应的经济结构、经济总量和经济发展方式。

不同领域的科学家也已经行动起来。在陈九林和多位科学家的倡议下,汇集众多国内外专家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科学家联盟已经成立。

我国气象部门也在加紧与丝绸之路沿线各国相关部门开展合作。中国气象局已与中亚各国加强极端天气和洪水监测预报预警、环境沙尘暴监测预警,与东南亚和中亚各国联合开展人工影响天气合作,包括云南气象部门与东南亚国家针对气候变化对跨界河流影响评估合作、新疆与中亚地区干旱区气候变化合作在内,为丝绸之路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支撑。(中国气象报记者张格苗)

(作者:张格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