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报道:政协委员话农机(一)

18.03.2016  12:15

武鸿麟(民建中央常委、贵州省主委):

提高中小型机具补贴额度 研究农机用油补贴政策

尽管我国近10年来农机化发展良好,但仍面临严峻挑战。主要体现在平原与丘陵地区农机化水平发展不均衡、实际工作与相关政策法规存在明显差距、农机购置补贴制度亟待完善、南方山区农田基础设施和农机作业设施投入严重不足。

因此,他建议:

第一,充分发挥农机购置补贴在农机化发展中的引领作用与促进作用。在农业部负责编制全国补贴目录的基础上,授权各省区根据区域自然资源与生产需要确定区域内补贴机具目录,应该按照生产条件类似区域发放补贴机具品目确定权,扩大省区或同类区域地区在相关补贴机具种类、品种的话语权;允许各省区根据本地农业生产和农业结构需求特点,对于需要跨省区调运机具,在一定范围内提高补贴额度,并允许使用生产厂家提供的购置发票办理购置补贴手续;对西南地区,尤其是西南少数民族实行倾斜性补贴政策,提高或至少不降低适宜区域生产需要的中小型农机具的补贴额度;积极探索,做好有限补贴向全面补贴的转变研究,真正推进农机购置补贴的普惠制。

第二,认真研究农机田间作业用油补贴政策和操作方式。积极减轻农机作业用油不合理的成本负担;借鉴农机购置补贴的发放办法,由省级农机主管部门根据农机普查情况,统计农机保有量、农机作业量、农机耗油量等,通过竞标方式,与供油方签订协议,农机手在指定地点加油并按扣除补贴后的金额交款;多渠道投资建设镇农机加油点;借鉴国外农机作业燃油补贴制度,给予作业农机30%—50%的燃油补贴。

第三,适当比例补贴资金用于农机化基础设施建设,要求将农机化田间作业设施建设纳入农田基础建设整体规划中。

(来源:中国农机化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