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特产变成全球通货 中欧班列(西安)开行超2400列

08.09.2021  08:52

  来自俄罗斯的伏特加和巧克力、来自德国的厨具、来自西班牙的火腿和海鲜……中欧班列开行的常态化,使越来越多的地方特产变成了亲民的全球通货。今年1-8月,中欧班列(西安)已开行超2400列,开行量、重箱率等核心指标稳居全国第一。

  “地方造”变“全球用

  随着人民收入和购买力不断提高,“全球购”跨境电商热潮日益兴起,然而海运耗时长,空运运量成本过高,限制了跨境电商的购物体验。市民小刘从大学时期便一直对日本一家品牌的化妆品情有独钟,她告诉记者,此前购买无论是通过天猫的“全球购”还是找朋友代购,从下单到拿到产品基本都要一个月左右。

  “中欧班列开行后,给我最大的感觉就是‘全球购’不仅价格便宜了,物流速度也加快了。前几天在天猫上帮男朋友购买了一件德国某足球俱乐部的纪念版外套,10天后就收到了,而且比官网价格还要便宜30多元。”小刘介绍,如今购买进口产品,特别是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产品,10天左右都可以拿到。

  除了促使“地方造”变成“全球用”,通过中欧班列运输邮包,可突破禁寄种类少、天气影响等因素,打破了跨境电商发展的物流瓶颈。如今,不仅国内汽车、电器等大宗物品能快捷方便地走出国门,同时在回程时搭载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海鲜、水果、家电等产品,不仅让外国朋友享受到“中国制造”,也满足了国人对“洋货”的需求。

  形成立体物流通道

  从2013年11月28日首列开行,中欧班列“长安号”在8年时间里,面向中亚、南亚、西亚及欧洲开通运行15条干线通道,覆盖44个国家和地区,已基本实现中亚、南亚、西亚及欧洲地区主要货源地的全覆盖;始发站西安国际港站从四等站升级为一等站,如今拥有17条到发线、6条调车线、19条货物线、4条集装箱中心站配置装卸线、15台门吊,集装箱年吞吐量最高可达90万标箱。

  在8年的发展中,西安市紧抓“一带一路”倡议的黄金契机,加快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充分利用西安国际港站国际铁路物流枢纽平台作用,首创“舱单归并”申报模式,压缩企业进口申报时间和成本90%以上;开通“德国快线”“英国黄金干线”,压缩全程运输时间;加强海关和铁路互联互通,将货物运抵信息反馈时间压缩至5分钟以内……

  在各项措施下,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的枢纽效应日益明显,逐步实现由“点对点”向“枢纽对枢纽”转变,形成了铁海联运、空铁联运的立体物流大通道,通过“通道+口岸+电商+产业”的模式,带动了产业快速聚集,加快了本地企业走出去的步伐。

编辑:马腾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西安网”的文字、视频、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xiancity.cn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