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系三个指导性文件

23.09.2015  09:28
      应奥巴马总统邀请,习近平主席于9月22日至25日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此访是在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中美关系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的背景下进行的。在这样历史背景下,重温中美关系三个指导性文件,意义深远。
        中美关系三个指导性文件是指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即“上海公报”、中美建交公报和“八·一七公报”。
        【上海公报】
        上世纪70年代初,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发展,中美两国领导人清醒地意识到,改善双边关系符合两国的共同利益。
        1971年7月9日至1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的特使、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为尼克松访华铺平道路。
        1972年2月28日,中美正式发表谋求两国关系正常化的联合公报。联合公报是美国总统尼克松2月21日至28日访问中国期间,同中国领导人多次会谈后,于27日在上海达成协议后形成的,故又称“上海公报”。
        公报中,双方回顾了经历着重大变化和巨大动荡的国际形势,阐明了各自的立场和态度,并确定了共同的基本原则。中美两国一致认为,各国不论社会制度如何,都应根据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不侵犯别国、不干涉别国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原则来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国际争端应在此基础上予以解决,而不诉诸武力和武力威胁。
        “上海公报”打开了中美重新交往的大门,开启了中美关系的新篇章。然而,因“水门事件”,尼克松提前下台,继任总统福特也因各种原因未能实现中美关系的新突破。
        【中美建交公报】
        1977年,卡特入主白宫。卡特政府把同中国关系正常化作为对外政策的主要目标。
        1978年7月,中美两国代表在北京开始建交谈判。台湾问题是谈判的关键。1978年12月16日,中美两国发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即中美建交公报。中美两国决定自1979年1月1日起互相承认并建立外交关系。在公报中,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在此范围内,美国人民将同台湾人民保持文化、商务和其他非官方关系”。公报重申上海公报中双方一致同意的各项原则,并决定1979年3月1日互派大使并建立大使馆。
        【八·一七公报】
        1979年3月,就在中美两国建交不久,美国国会通过了违反建交公报精神、干涉中国内政的《与台湾关系法》。此后,美方以此为依据,继续向台湾大量出售武器。
        经过中方的坚决斗争,1982年8月17日,中美两国政府就分步骤直到最后彻底解决美国向台湾出售武器问题发表了联合公报,即“八·一七公报”。
        双方重申了上海公报和中美建交公报所确立的指导中美关系的根本原则。对美国向台湾出售武器问题,中国的立场是:美向台出售武器是侵犯中国主权的行为,中国坚决反对;同时考虑到历史的因素,从实际出发,同意美国在切实尊重中国主权的前提下,逐步减少直至最后终止向台湾出售武器。美国方面作出三点承诺:美向台出售武器在性能和数量上不超过美中建交后近几年的水平;美国准备逐步减少对台的武器出售;经过一段时间使这个问题得到最终解决。
        “八·一七公报”和“上海公报”、中美建交公报一道,为中美关系的长期稳定和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回望中美关系发展历程,展望新时期下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走势,可以预见,习近平主席此次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为中美双方总结过去、思考今天、规划未来提供了历史性机遇。 
     

(新华社北京9月22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