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收入快速增长——“数说陕西70年”之居民收入
核心提示: 2018年陕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528元,比1990年的711元增长30.7倍,年均增长13.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7倍,年均实际增长8.4%,城乡居民收入实现大跨越。
7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在陕西省委、省政府的带领下,陕西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生活质量显著改善,生活水平从温饱不足迈向全面小康。
城乡居民收入连上新台阶
2018年陕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528元,比1990年的711元增长30.7倍,年均增长13.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7倍,年均实际增长8.4%,城乡居民收入实现大跨越。
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88年达到1040元,突破千元大关;2007年达到10578元,突破万元大关;2012年达到20269元,突破两万元大关;2017年达到30810元,突破三万元大关;2018年达到33319元,比1978年的310元增长106.5倍,年均增长12.4%,同期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增长6.1倍,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4.5倍,年均实际增长7.1%。
农村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96年达到1165元,迈入“千元”时代;2008年达到3373元,跨入“三千”行列;2011年达到5484元,拉开“五千”帷幕;2017年达到10265元,突破“万元”大关;2018年达到11213元,比1978年的134元增长82.7倍,年均增长11.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5倍,年均实际增长6.1%,农村居民收入持续增长。
居民收入增长阶段特征
新中国成立70年来,陕西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尤其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呈现出阶段性特征。
——低水平求温饱阶段:1949—1978年。
1949年至1978年,新中国成立之初至改革开放前的三十年间,陕西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一直徘徊在低水平求温饱阶段。这一时期由于国际国内形势异常复杂严峻,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国家发展规划和战略重点在国防建设和工业体系建设,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及消费结构长时期缓慢增长或有微小改善。
统计资料显示,1978年陕西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仅为31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更是只有134元,一部分农民家庭生活状况基本达到温饱水平,还有一部分农民家庭长期挣扎在贫困线下。
另外,这一时期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缺乏此方面相应调查研究,缺乏历史档案资料,就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消费而言,可谓是艰苦奋斗求温饱、求生活水平提高和质量改善的三十年。
——快速发展阶段:1978—1988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我国由此进入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1978年至1988年的十年间,我国逐步确立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的收入分配制度,城镇引入奖金分配激励机制,农村进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彻底打破了“平均主义”和“大锅饭”的分配模式,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城乡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经济社会受之推动得到极大发展,城乡居民收入与生活水平随之呈现前所未有的快速增长。
据调查显示,1988年陕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40元,首次突破千元大关,比1978年增长2.4倍,年均增长12.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04元,比1978年增长2.0倍,年均增长11.7%。
——高速发展阶段:1988—1998年。
1988年至1998年的十年间,以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为标志,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现代化建设事业掀开了新的一页。党的十四大和十五大先后召开,在所有制结构和分配制度上进一步解放思想,全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理论体系逐步确立,在收入分配上明确提出要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首次从法律的角度“允许属于个人的资本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居民收入与生活为之继续快速增长。
据调查显示,1998年陕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213元,比1988年增长3.1倍,年均增长15.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15元,比1988年增长2.5倍,年均增长13.4%。
——波动提升阶段:1998—2008年。
1998年至2008年的十年间,我国经济社会进入综合改革时期。前期,由于国有企业改革全力推进,下岗职工急剧增多,加之亚洲金融危机影响,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有所回落,城乡居民增收受到一定影响。后来,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改革开放迎来了重大的历史性转折,分配制度改革继续稳步推进,最低工资标准、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和低保标准开始连续上调,城镇个体、私营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居民经营性收入高速增长。
对农村居民而言,国家相继出台了取消农业税、实施种粮补贴等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大大减轻了农民负担,给农民带来了“真金白银”的实惠,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村居民收入增速明显加快。
受此影响,这十年陕西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呈现波动提升态势。据调查显示,2008年陕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613元,比1998年增长2.0倍,年均增长11.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373元,比1998年增长1.4倍,年均增长9.1%。
——稳步增长阶段:2008—2018年。
2008年至2018年的十年间,我国改革发展逐步迈入深水期。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世界经济复苏乏力、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等一系列内外部环境的深刻变化,我国始终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陕西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城乡居民收入继续稳步提高,人民生活迈向全面小康。
据调查显示,2017年陕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3万元大关,201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3319元,比2008年增长1.6倍,年均增长10.2%;2017年陕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万元大关,2018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213元,比2008年增长2.3倍,年均增长12.8%。
居民收入增长整体特点
——收入来源不断拓展,收入结构逐步多元。
新中国成立70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开放程度不断扩大,市场环境不断改善,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替代了传统的高度集中、严重束缚生产力发展的计划经济,陕西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在快速增长的同时,四大项收入构成也发生改变,收入来源不断拓展,收入结构逐步多元。
城镇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和转移净收入占比从1998年的68.2%、1.5%、5.1%、25.2%,演变为2018年的58.1%、7.7%、7.4%、26.8%,农村居民四大项收入占比从1998年的25.6%、67.2%、2.3%、4.9%演变为2018年的41.2%、31.3%、1.8%、25.7%,城乡居民增收已从以往单一依靠工资性收入或经营性收入,逐步演变发展成为由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和转移净收入“三驾马车”共同拉动、财产净收入有益补充,增收动力不断增强的良好格局。
城镇居民对工资性收入的依赖性逐步降低,非工资性收入占比大幅增加,尤其是经营净收入增幅最大;农村居民经营净收入占比大幅下降,工资性收入成为增收主要来源,转移净收入增长迅速,收入占比显著提高,收入结构日益多元化。
——城乡发展日趋均衡,收入差距逐步缩小。
1978年以来,陕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经历了由逐渐拉大到持续缩小的发展历程。1978年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31:1,2003年达到历史最高点,为3.87:1。2004年开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年持续缩小,特别是十八大以来,陕西持续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投入,坚持财力和财政收入向民生倾斜,不断优化收入分配制度,强化惠农支农政策,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城乡统筹发展速度加快。2004—2018年,农村居民收入增速持续快于城镇居民,年均增速高于城镇居民2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03年的3.87:1降至2018年的2.97:1,收窄0.90。(当代陕西特约撰稿武德朋)
编辑:王晗璐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西安网”的文字、视频、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xiancity.cn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