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视陷"欠款罗生门"股价跌市值3天蒸发约91亿
继11月2日暴跌7.49%后,乐视网股价又连续两天下跌。截至11月4日收盘,乐视网股价三天已下跌了10.42%,市值蒸发约91亿元。据新京报记者计算,此前参与乐视网定增的多家机构或者个人出现浮亏。
新京报记者 朱星
三家基金浮亏已超4亿
自今年6月3日复牌以来,乐视网股价就震荡下行,以6月3日盘中最高价60.98元/股计算,乐视网股价已经下跌了34.88%。这轮下跌,导致此前参与乐视网定增的多家机构或者个人被套。
8月8日,乐视网非公开发行股票上市,其非公开发行新增股份1.07亿股,财通基金、嘉实基金、中邮创业基金和章建平参与认购,非公开发行价格为45.01元/股。上述股份锁定期为12个月,预计上市流通时间为2017年8月8日。
上述非公开发行,乐视网共募集到资金约48亿元,扣除保荐、承销等费用后,募资资金净额约为47亿元。
乐视网募集的资金主要用于视频内容资源库建设项目、平台应用技术研发项目和品牌营销体系建设项目。
不过,乐视网股价11月2日暴跌7.49%,之后连续两天下跌,11月4日下跌2.26%报收39.71元/股。
按此股价计算,获配3910.24万股的财通基金账面浮亏2.1亿元;获配2488.34万元股的章建平账面浮亏1.3亿元;获配2132.86万股的嘉实基金和中邮创业基金分别浮亏1.1亿元。
针对公司股价大幅下挫,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留言,要求公司就复牌后股价一直下跌,以及11月2日的暴跌做解释。乐视网在互动平台上回应称,“目前公司基本面一切良好,包括重大资产重组项目乐视影业的注入事项在内各项发展一切顺利,没有任何应公布而未披露的信息。”
66只基金持有乐视网股票
乐视网是机构扎堆的个股,东方财富网统计显示,截至9月底,共有66只基金持有乐视网的股票。其中,中邮基金旗下的中邮战略新兴产业混合、中邮信息产业灵活配置混合分别持有乐视网1755.1万股和1477.51万股,此外,富国基金、易方达基金、上投摩根等多家基金公司都持有乐视网股票。
此前5月,乐视网发布公告,拟发行股份购买乐视影业全部股权,同时向不超过5名特定投资者发行股票募集配套资金,计划募集资金不超过50亿元。乐视网拟向乐视影业股东发行股东购买资产的发行价为41.37元/股。计划发行股份的股东包括张艺谋、郭敬明、孙红雷等影视圈明星。
不过,5月的这个方案到目前还未实现。
在乐视网宣布并购乐视影视之际,监管层收紧了对文化等行业的并购审核,暴风集团并购影视、游戏公司的定增方案被否后,万达院线宣布中止对万达影视的并购、唐德影业也宣布终止收购范冰冰旗下公司。
10月28日,有投资者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询问乐视网并购乐视影业的进展,乐视网回复称,截至目前,上市公司、交易对方及各中介机构正在积极推进本次重组的相关工作,待本次重组的审计评估及其他相关工作完成之后,公司将再次召开董事审议最终方案,后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 焦点
乐视陷“欠款罗生门”
10月24日,乐视网(300104.SZ)公布三季报。报告显示,1-9月乐视网实现营收167.96亿元,同比增长100.54%;扣除非经常损益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71亿元,同比增长79%。然而,该三季报利好发布不到十天,就出现了“黑天鹅”事件。
11月初,关于乐视“欠款”的消息开始在网络流传。11月2日,有自媒体发表文章称,乐视拖欠供应商100多亿元款项,已经被拒绝供货。该自媒体报道中提到,为了保证随后的乐视电动汽车顺利开工,乐视甚至开始使用缓发员工工资,停止出货用户全款预购的手机来筹集现金流。
11月2日下午,乐视网股价出现大幅下跌,截至当日收盘跌7.49%,有市场分析认为与该传闻有关。11月3日,乐视网紧急发布澄清声明,公司称,股价波动是在“市场整体低迷情况下遭遇的短时下跌”,“公司旗下各业务线与供应商均保持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业务运转良好,不存在拖欠巨额款项的情况。”“因拖欠供应商巨额货款,导致股价下跌的传闻,毫无事实依据。”并指出部分传闻中关于公司因资金链紧张而缓发工资、停止出货的说法为“无端造谣。”
乐视公告称,公司已经展开深入调查和取证,对于抹黑上市公司,影响资本市场的行为,将采取法律措施,维护公司和投资者合法权益。
该澄清公告未能止跌,截至11月4日收盘,乐视网股价继续下跌。
11月4日,新京报记者采访乐视方面,乐视方面回应称以公告为准。有乐视人士称,目前并没有看到各类传言有真实证据。
从乐视不断曝出的融资消息来看,此前业界普遍认为,乐视似乎拥有着充裕的资金来源。近年来,乐视旗下乐视影业、乐视云、乐视体育及乐视手机等项目,吸引来自万达、云锋基金、深创投等多家资本“入席”。今年3月,乐视云宣布获得A轮融资达10亿人民币;4月,乐视体育启动B轮融资,融得80亿;9月,乐视超级汽车首轮融资完成,融资额达10.8亿美元。与此同时,乐视对外的投资额也不断上升,由2014年的16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30.4亿元。
新京报记者 张泉薇 陈彦旭
■ 调查
乐视旗舰机pro3发货延期
11月4日,有部分自称是“乐迷”的消费者向新京报记者反映,自9月底在乐视官方网站上下单购买了乐视pro3手机后,迟迟未能收到货物。
消费者“榆木”(化名)告诉记者,9月28日,乐视新款手机pro3正式在官网发售,自己在当天下单购买了一部pro3,“买的时候我并不清楚是预售,以为会是现货。”榆木称,下单后系统提示,手机将于最晚10月19日前发货。“到了10月20号仍然没有动静,客服回应说‘三天内给答复’”。他说,“后来我连着等了好几个三天,到现在仍然没有动静”。
新京报记者进入了一个名为“乐视不发货维权群”QQ群,群里不少人表示与榆木有相同情况,其中的多数用户都是在9月28日手机首发当天网上购买了乐视pro3,在超过了官方承诺的发货日期后,又遭遇反复拖延。
不过新京报记者也了解到,11月4日下午,该群中有几名维权用户表示,自己购买手机的物流信息刚刚显示“已出库”。不过多数同日购买手机的用户,仍然没等到发货的消息。
有用户反映,自己在乐视官网购买预售的pro3时,其他一些电商平台上已经有现货出售,他们认为,乐视官网将货源优先给其他电商平台。
11月4日下午5时许,新京报记者在京东商城网站上看到,乐视手机旗舰店内,某款pro3手机的状态显示为“无货”,但到当晚7时许,再次打开京东商城乐视手机旗舰店,pro3的状态变为有货可供预定。“预计11月14日后有货。”记者向在线客服人员咨询何时能发货,对方称,厂家无法查询到具体的发货时间。
前述QQ群内,数十名消费者表示已经向乐视方面进行了抗议。“榆木”称,目前乐视方面给出的补偿方案是,额外赠送耳机一副及300元购物券,但购物券必须在本月底之前使用。对此补偿措施,许多人仍表示不满。有消费者表示将继续就此事与公司方面进行交涉。
新京报记者 张泉薇
■ 观点PK
“手机亏钱,乐视有资金压力”
第一手机界研究院院长孙燕飚表示,乐视模式还是互联网的模式而不是手机商的模式,小米不赚钱但不亏钱,只有乐视亏钱做手机。孙燕飚认为,从营收来看,乐视靠内容并不赚钱,手机每台也要平均亏200元,乐视的每部手机平均成本1299元左右,到目前乐视出货量将近2000万部,相关“补贴”已达40亿。
孙燕飚表示,乐视赔钱做手机就是为了收获用户,然后在资本市场获得资金,有点像早期的滴滴,形成用户基础再过一两年就可以从用户身上赚钱,恢复正常的营运模式。对于乐视来说,现在是一个节点,如果融不到资金,乐视会面临压力。
PK
“经营层面是创新,应予包容”
产业观察家洪仕斌表示,股市的下跌是资本层面的问题,不会涉及经营层面。
他认为,可能有的股东就是想套现,股票价格是市场自身问题导致,市场应回归理性。洪仕斌认为,乐视在经营层面是创新,探索未知的过程中,一定有坎坷。从创业者的角度来看,一定要给予包容。
洪仕斌认为乐视并不是资本圈钱,而是努力朝着生态链全面构建的方向前进,这是互联网时代的运营理念,比如小米,其互联网营销一开始也得不到业界理解,业绩下降的时候也有很多负面。洪仕斌表示,对于这样的企业投资者应该放长眼光,企业才能做好。(新京报记者 陈彦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