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回归前后故事 传承好爱国爱澳精神——习近平主席回信问候勉励澳门退休老人在澳各界引发热烈反响
10月7日,澳门街坊总会颐骏中心长者义工组老人陈雨莲(中)在活动中发言。 新华社记者 郭鑫 摄
新华社澳门10月7日电(记者郭鑫、胡瑶)在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来临之际,国家主席习近平10月6日给澳门街坊总会颐骏中心长者义工组的30位老人回信,向他们表示亲切问候和勉励,并祝全国的老人们健康长寿、生活幸福。
习近平主席饱含深情的回信,在澳门街坊总会颐骏中心长者义工组的老人中间,在澳门养老、社服领域以及社会各界引发热烈反响。他们感谢习主席对澳门老年人的关怀和祝福,表示一定多向澳门青年讲好回归前后的故事,把爱国爱澳精神传承好,继续做好澳门养老、社服工作,把好的经验、做法推广到粤港澳大湾区。
澳门街坊总会颐骏中心成立于2007年,是一家专业的老年人服务机构。2009年1月,时任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视察澳门期间,曾到中心亲切看望。
“今年适逢新中国成立70周年,澳门回归20周年,我们都很想念习主席,就提议给习主席写封信。提议之后就起稿,起稿之后就找代笔,我很幸运就成为代笔了。”颐骏中心书法老师马腾开心地说。
马腾说,读了习主席的回信感受很深,因为这10年澳门发生了沧桑巨变,祖国好,澳门更好,祖国强,澳门更强,所以要更加努力去做好。澳门的老人非常幸福,医疗、养老都有补贴,住房也有保障。“我们要把爱国爱澳的精神传下去,祖国这70年的发展真的不简单,一定要让年轻人都知道,都清楚。”
指着10年前习近平到颐骏中心看望老人的照片,当时在现场的陈雨莲老人激动地说:“10年过去了,我们又想起给习主席写信,没想到这么快就收到习主席的回信,真的非常激动,非常开心。”她介绍:“习主席要我们把爱国爱澳的精神传承下去,我们要以身作则,我的孙女那辈也在澳门做义工积极为社会服务。”
10月7日,为老人们代笔给习主席写信的马腾(中)在朗读回信。 新华社记者 郭鑫 摄
澳门街坊总会是历史悠久的爱国爱澳社团,也是澳门最大的社会服务提供者,有“澳门最大的居委会”之称。街坊总会理事长吴小丽说,今天是重阳节,迎来了习主席的回信,特别有意义。习主席关心关怀澳门长者,惦记着澳门的长者,大家心情特别激动,非常感谢习主席回信。
颐骏中心的义工都在45岁以上,大部分是60岁以上的退休老人。吴小丽说,这些长者差不多每天都过来参与义务工作,关怀、探望和慰问社会上有需要的人士,参与不同的社会事务,所以他们活得特别开心,很充实,很幸福,也很感恩澳门今天平稳的生活,而这些离不开中央给我们的支持。
吴小丽表示,澳门街坊总会将继续做好长者服务和社会服务工作。习主席在信中也提到要参与好大湾区的发展,街坊总会去年底在中山市成立了办事处,在横琴设立的综合服务中心下个月也将开幕,目的就是既为澳门的老人提供服务,也把澳门在社服、养老工作中好的理念、做法带到大湾区,共同做好社会服务工作,为国家贡献我们的力量。
收到回信后,澳门特区行政长官崔世安代表特区政府由衷感谢习主席的关心。他表示,习主席的回信情真意切、语重心长,不仅是对澳门街坊总会颐骏长者义工组全体成员的问候,更重要的是体现了国家领导人和中央政府对澳门广大长者居民的关爱。回信高度肯定澳门居民的爱国爱澳情怀,也对爱国爱澳事业的传承和发扬提出了殷切期望,对广大居民而言,是巨大的信任和鼓舞!
澳门特区候任行政长官贺一诚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的伟大成就及澳门回归20年“一国两制”取得的丰硕成果,不仅为全澳居民所见证与参与,更为自己作为中国人感到由衷骄傲。经历过此历史转变年代的澳门人,有责任按习主席的希望,多向澳门青年讲回归前后的变化,让青年了解来之不易的“一国两制”实践所走过之路,鼓励青年把爱国爱澳精神传承好。
负责社服养老等事务的澳门特区政府社会工作局对收到习主席回信深受鼓舞,表示将继续与民间机构及全民社会共同努力,为长者营造更佳的养老环境,支持他们实现老有所为的生活愿景。
澳门社会服务领域的人士也热议习主席的回信。澳门工会联合总会理事长梁伟峰表示,习主席的回信饱含对澳门长者、澳门同胞的真挚感情,是对“一国两制”在澳门成功实践的充分肯定,充满对建设好澳门的殷切期待,我们深受鼓舞、激励。传承好爱国爱澳精神,必须讲好国家沧桑巨变的故事,讲好澳门飞速发展的故事,坚持“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建设者本色,团结好、服务好澳门广大劳动者,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中书写澳门新的美好篇章。
澳门妇女联合总会理事长林婉妹说,习主席的回信体现了国家对澳门的关心、中央对特区的厚爱、国家领导人对澳门长者和澳门同胞的真情。“老有所养、老有所属、老有所为”是建设澳门和谐美好家园的重要内容,长幼和乐、薪火相传是建设更加美好澳门的重要保障。
澳门回归祖国以来,特区政府通过与民间机构合作,共同构建了“老有所养、老有所属、老有所为”的共融社会,澳门目前共有86家机构(项目)为长者提供社区、家居照顾及支援、日间护理、紧急呼援等专业服务,全部由爱国社团等社会机构负责运营,背后还有一支由不同年龄和背景人士组成的义工队伍作为支撑,使长者们得到适切的关怀和照顾,营造了爱老、敬老、护老的社会氛围。
编辑:赵鹏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西安网”的文字、视频、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xiancity.cn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