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发展不能再钻制度漏洞
这几年中国互联网金融爆炸式的增长,最核心的问题就是通过现代网络技术利用中国金融体系的漏洞和落后,追逐一个又一个获利的机会与空间,而舍弃了金融的本质是对信用风险定价。
11月23日,位于山东的P2P公司鑫利源,在崩盘时发布了一条“跑路公告”。而当地的银监局与金融办均对新京报记者称,不负责对鑫利源等P2P公司的监管。这一“跑路”还发公告的P2P平台,也再度将互联网金融的风险控制和监管漏洞引至风口浪尖。
今年两会中央提出“互联网+”的战略,核心价值就是在以互联网思维来改造传统产业,提高资源配置能力和效率。截至2015年上半年,我国互联网金融产品网民渗透率为68.1%,意味着近七成网民使用过互联网金融产品。
随着应用普及,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竞争已经日趋白热化。微众银行、蚂蚁金服、京东金融纷纷亮出了自己的移动APP产品,抢夺移动消费理财市场,逐渐形成了一个互联网金融生态圈。
但是,正是在这样一个战略思路下,从2013年兴起的中国互联网金融,在2015年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把互联网金融的弊端与风险一览无余。“互联网+”形势下,互联网金融被普遍看好,然而在快速发展的背后,互联网金融的安全性也成为消费者最为担忧的一个问题。
调查显示,超过90%的用户都在担心移动金融支付安全,曾经有安全机构对国内100家金融机构移动应用的安全性进行了统计,发现将近三分之一的移动金融应用拥有超过9个以上的安全漏洞。而在P2P领域存在的安全风险则更加严峻。
互联网金融存在着环境政策、行业自身和模式创新等三大问题,2015年7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等十部委发布了《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了网络借贷业务由银监会负责监管的意见,但此规范性文件的细节仍未完善。
在新规颁布之前,监管缺失、法制不完善等问题为违法投机行为提供了滋生的土壤,严重困扰着整个行业的发展。可以说,这几年中国互联网金融爆炸式的增长,最核心的问题就是通过现代网络技术利用中国金融体系的漏洞和落后,追逐一个又一个获利的机会与空间,而舍弃了金融的本质是对信用风险定价。其实,上一轮中国股市的场外配资系统事实上也是这样一个互联网金融新产品及工具。而这个工具也成了造成上半年中国股市泡沫最为重要的原因。
一款理财产品,它的风险在哪里、收益相对于风险的比例等等,普通投资人往往是没有一个清晰认知的。尤其是P2P平台借助互联网渠道,使得投资者更加难以把握借款人的真实状况。而且,无论对于P2P平台还是对于借款人来说,没有任何约束的投资模式使得他们的违约成本。在这种情况下,自然容易把金融风险无限放大,直到最后不可收拾。
根据往年惯例,12月上旬或中旬,将召开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会议将分析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总结2015年经济工作,提出2016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交卷时间仅剩一月,中国经济今年的大考进入冲刺阶段。所以,2016年如何让互联网金融纳入监管范围,引导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也是未来金融改革的重要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