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后 让蓝天白云常驻陕西
>>原文摘录
强支撑,建设天蓝地绿水清新陕西。经过不懈努力,陕西绿色版图北扩400多公里,森林覆盖率由过去的22%提高到目前的41.42%,但生态环境容量趋紧、承载能力下降依然是陕西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大力推进“美丽陕西”建设,充分发挥生态文明建设指挥棒作用,牢固树立“不以GDP增长率论英雄”和“功成不必在我”的理念,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赵正永在《求是》杂志上发表的署名文章《把发展牢牢抓在手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环境污染不是一天造成的,治理污染更不可能一蹴而就。对于环境治理,从国家到陕西,都做好了打一场“持久战”、“攻坚战”的准备。
“十三五”谋划环境蓝图:重污染天大幅度减少优良天数明显增加
最近,一幅2016年到2020年陕西环境治理和生态发展的宏伟蓝图,正在绘制。在这幅还没有最终成型的陕西省“十三五”环保规划拟定目标的“效果图”中,五年后,陕西环境质量的所有衡量指标,全部要上一个新台阶。其中,我省规划在“十三五”末,全省主要河流中大多数的监测断面水质达到水质功能要求。目前的现状是,一半监测断面的水质尚未达标。
对于三秦百姓“每天生活在蓝天白云下”的美好愿望,陕西也规划在“十三五”末,城市重污染天气大幅度减少,大气质量优良天数明显增加。规划还提出,关中、陕南、陕北的“蓝天”天数,都要比现在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关中城市的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及各项大气污染物的浓度,都要比现在有所下降。
根据《陕西省“治污降霾·保卫蓝天”五年行动计划》,近五年陕西省开展大气污染治理工作早就超越眼下,围绕“减煤、控车、抑尘、治源、禁燃、增绿”这些内容,谋划好了直至2017年的“时间表”和“任务栏”。
到2017年,关中城市PM10年均浓度要比2012年的水平下降15%以上,二氧化氮年均浓度下降10%以上,二氧化硫年均浓度零增长。西安市PM2.5年均浓度下降10%以上;陕北城市PM10年均浓度下降10%以上,二氧化氮年均浓度确保达到国家二级新标准要求,二氧化硫年均浓度零增长;陕南城市PM10年均浓度下降10%以上,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年均浓度确保达到国家二级新标准要求。
未来三年渭河进一步治理:至少有18个任务涉及建生态湿地等
如今的渭河,告别了黑臭,但还未恢复一条河流应有的生机,对于渭河治理,从2011年至2014年的“渭河变清”三年行动必然不是终点。陕西又为渭河下一步治理找到了方向和办法,陕西省的《渭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巩固提高三年行动方案》即将出台。
这又是一幅面向未来的规划图:未来三年,渭河将朝着“生态渭河”的目标,继续改善水质,逐步恢复水生态环境。为此,陕西给渭河干流各断面和每条支流,都制定了污染物浓度改善目标。
如何实现这个目标?在这个行动方案中,至少写入了18条任务,大到在哪儿建设生态湿地、哪些行业禁止进入渭河流域、如何配套管网雨污分流,小到各城市再生水往哪儿用、污泥如何处理、农村养殖场粪便怎么收集,都细致地写进了方案。
>>访谈
省环保厅总工程师郝彦伟:治污像减肥方法不难,贵在坚持
在西安,2015年1~2月份的PM2.5浓度,比2014年同期下降了49%,这是一个让环保人欣慰的结果,但从长远来看,这也许是以后很难再出现的结果。
省环保厅总工程师郝彦伟说,过去两年间,西安的空气污染治理,就好比对大气环境来了一场大手术,手术的效果立竿见影。
郝彦伟说,如果指望依靠什么更先进、更新的手段和技术,再来一次大手术,再一举砍去一大半污染物,那不现实。随后的空气治理更像是术后的调理和休养,让机体缓慢好转,这个效果就不会那么明显,需要的周期也更长。
“就好比减肥,一个200斤的胖子,从200斤减到160斤,也许是3个月的事,但采取同样的减肥计划,从160斤减重到150斤,也许再给你3个月却完成不了。”郝彦伟说,后续的污染治理怎么做?今后的举措都不会和之前有太大变化。方法并不难,只要目标明确,举措能细化、能落实,坚持做下去就会有成效。
华商报记者 郝蕾 郭晓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