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书玲出席中交一公院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建设方案现场论证会

15.03.2016  13:05

        3月11日,国资委在西安组织召开了“高寒高海拔地区道路工程安全与健康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实施方案”现场论证会,中国交建副总裁孙子宇、陕西省科技工委副书记张书玲出席会议。会议由国务院国资委规划局陈建刚处长主持。

        该实验室依托单位为中交一公院,是中国交建获批建设的首个企业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此次论证专家组由交通运输部、中科院、中国公路学会、有关大学以及其他国家重点实验室相关专家组成。交通运输部科技司综合处甘家祥处长、中国交建科技部刘伯莹总经理也出席了本次会议。

        会上,实验室主任、中国交建副总工程师汪双杰向专家组详细汇报了实验室的建设与运行方案。在认真听取汇报并实地考察了一公院科技展厅、结构试验室、大型步入式冻土环境模拟试验箱、道路试验室等实验条件与硬件环境后,专家组经认真质询和讨论,一致同意该建设方案通过论证。专家组认为,依托一公院建立的高寒高海拔地区道路工程安全与健康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我国围绕 “一带一路”沿线高寒高海拔地区道路工程建设领域的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该实验室针对寒区工程学科前沿和我国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的工程技术问题开展研究,方向明确,定位准确,目标清晰,特色鲜明,对“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以及技术支撑冻土区高速公路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一公院董事长兼总经理吴明先在表态发言中指出,一公院常年坚守在青藏高原从事多年冻土科研工作,具有60余年持续的研究成果和技术沉淀,拥有支撑研究需求的基础试验平台和观测基地以及人才队伍。今后将进一步建立完善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制定了具体的配套措施,从人、财、物等方面为实验室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陕西省委科技工委副书记张淑玲在讲话中表示,中交一公院作为我国冻土科研领域的领军单位,拥有深厚的研究积淀和雄厚的科研团队。同时,一公院地处丝绸之路起点——西安,更是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必将为“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以及国家交通建设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中国交建副总裁孙子宇代表实验室上级主管单位——中国交建做总结讲话。他表示中交集团将一如既往地为实验室的建设提供各项支持保障。他对重点实验室今后的建设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要站在西安这个丝路起点上,进一步融入国家战略,服务“一带一路”战略;二是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创造更多的科研成果,支撑国家交通建设;三是要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宣传实验室建设的重要意义,打造中交自己的科研品牌。

        通过此次论证,标志着中交一公院已构建涵盖创新链各环节的高端研发平台支撑体系,科研平台类别和数量均稳居本行业同类企业首位。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