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党史和好家风代代相传 ——全国道德模范陈若星以家风故事润泽新文明实践活动

27.07.2022  09:34

  在这个火热的夏季,全国道德模范、陕西省文化艺术报社总编辑陈星一直奔忙在“秦人之星”进社区、进学校、进单位、进家庭、进场所、进农村、讲党史、讲家风的新文明实践活动中。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中国历史上、中国人民革命史上一个个感人肺腑、引人入胜的故事,陈若星已在基层举办了近千场党史和家风课堂。故事中有起源于古代文学典籍《诗经》中的家风家训,有司马光的“诚实”家风,有颜真卿的“劝学”家风,有《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和电影《英雄儿女》主题曲《英雄赞歌》作者公木先生的“爱国”家风,更有两弹一星英雄群体令人荡气回肠、为之落泪的家国情怀。

  陈若星在做公益、讲党史、谈家风的同时,还创作了32万字的《好家风》书籍,被国家新闻出版署列为2019年农家书屋必备书籍。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部的同学们,在听完讲座后给陈若星写信说,“讲座令我们受益颇丰,使我们在感动感叹之余,也暗暗下决心,修炼自己的品格”。

  在喜迎党的二十大召开的日子里,陈若星所讲的三个不同年代里的故事,感动了许多人。

  第一个故事,是陈若星儿时,长期担任张仲实助手的父亲多次讲给她的。

  1947年3月,时任中共中央西北局宣传工作负责人的张仲实同志率领着中共中央西北局“延安各界慰问团”来到山西吕梁地区,慰问当地军民。一天夜里,警卫员拿来的文件电报稿中,最上面的是一份当天出版的《晋绥日报》。打开报纸,一则消息让张仲实热泪盈眶,震撼不已。报纸上记述了阎匪军屠杀文水县云周西村居民时,农村女共产党员刘胡兰同志威武不屈,慷慨赴义的悲壮情景。报纸上写到,英勇的刘胡兰同志从容地躺在切草刀下大声说:来吧,要杀由你们吧,我再活17岁,也是这个样子。

  未成年的小女孩主动躺到铡刀下!这样的消息,即使是在血雨腥风的1947年,也绝对是一条震惊全国的新闻。

  于是,张仲实派慰问团成员火速赶到了云周西村,在那里,他们听到了更多关于女娃娃刘胡兰的故事。实际上,刘胡兰出生在1932年10月,牺牲时只有14岁零3个月,就义的那天,她躺在铡刀上,还曾对敌人说:死有什么可怕的,铡刀放的不正,放正了再铡!

  1947年3月中旬,张仲实向时任中央书记处书记的任弼时汇报了不久前刘胡兰在山西文水英勇就义的情形,张仲实还表示,文水人民请党中央、最好请毛主席写个匾,或题几个字。

  很快,3月26日,毛泽东在瓦窑堡听任弼时介绍了刘胡兰就义的事迹。当时,主席轻声念着:刘胡兰,刘胡兰,两眼湿润地长叹一口气,挥笔疾书: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获得毛主席题词的刘胡兰自此被全国人民记住。1957年1月12日,是小英雄刘胡兰牺牲十周年的纪念日,《人民日报》用几乎一整个版面,刊登了文水县女共产党员烈士刘胡兰的怀念文章,并登载了毛泽东为刘胡兰的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张仲实所率慰问团的这次“采访”,成为令刘胡兰事件震惊全国的最关键一环。陈若星的父亲作为张仲实的助手,张仲实对革命事业的忠诚与奉献令其高山仰止,追随一生,他经常向女儿讲起自己在张仲实身边工作的情形,其中便包括这个故事。

  第二个故事,会时时在陈若星的记忆中浮现出来。

  20世纪50年代初,陈若星的父亲从北京大学毕业,在中央国家机关工作几年之后,跟随张仲实到陕西挂职。挂职结束时,父亲表示希望能够留在陕西,担负起西北地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和传播工作,自此以后便扎根在了陕西。

  大约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陈若星父亲在西北国棉一厂深入车间班组,对全国劳动模范、优秀纺织女工赵梦桃的先进事迹进行挖掘、整理、书写,向中共中央宣传部上报,并推向全国。

  70年间,陈若星父亲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作为他毕生为之奋斗的精神追求。20世纪80年代,陈若星父亲赴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进行访问。一路上,他精打细算、省吃俭用,悉心购置了大量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书籍,回来后全部捐赠给了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图书馆,并把节省下来的钱精确到几角几分,之后将所有德国货币马克全部上交给了国家。

  回国后,陈若星父亲带着一个团队,在极短的时间内,成功主编并翻译了百万字的《马克思恩格斯论哲学史》《马克思论人》《方法论》等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与传播著作,受到了中宣部的表彰。

  第三个故事,则是陈若星自己的亲身经历。

  近20年前,陈若星到一家专业报纸担任分管采编业务的副总编辑。当时,这家报纸刚刚从陕西省级职能部门脱离隶属关系,开始全方位地走向市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每月的印刷费、管理费用、员工工资,所花的每一分钱都要从市场上靠一支支笔、一篇篇文章、一个个版面、一份份报纸去挣回来。与此同时,还要一笔笔地偿还以前老账上的欠款,林林总总,压力非常大。

  那些岁月里,为了彻底扭转报纸的颓势,改变报社濒于破产的困境,陈若星真的是像拼命三郎一样,走过了一段筚路蓝缕的旅程。将近10年的时间里,她没有休过一天假,包括五一、十一的小长假、大长假,都是在编辑部里的工作中度过。

  许多个阳历年的跨年夜,她身披毛毯,倚在编辑部的沙发上,等待着新年1月1日的第一个来电,这个电话来自于陕西省邮政发行局,内容是通告新的一年报纸在全国的发行数字。一年又一年,每一年订阅数量都在大幅度提升,报纸的起色,源于办报者的认真与努力,而真正腾飞,始于陈若星在报社提出的口号:“在新时代唱响英雄赞歌”。

  2007年“八一”建军节前夕,时任《文化艺术报》总编辑的陈若星,安排了一组重点版面与重点报道,采访《八路军进行曲》《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和电影《英雄儿女》主题曲《英雄赞歌》的词作者公木先生的后人,一起重温、缅怀党史中那段可歌可泣的感人岁月。浓墨重彩、图文并茂的专版于“八一”前夕推出后,好评如潮。

  从那时起,在党史纪念日、军史纪念日,重点推出纪念专版,便成为其主持报纸时的一大特色。后来,陈若星还先后采访过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的学生、延安时期《黄河大合唱》的女声独唱莎莱女士等。

  退休后数年来,陈若星进社区、进学校、进单位、进家庭、进场所、进农村,在基层举办近千场家风和党史大讲堂,已然成为陕西的一个文化品牌。“不接送,不吃饭,不收红包”是陈若星主持讲座中一直坚持的公益原则。陈若星长年坚持讲党史家风的行动,还受到了全国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黄晓薇的赞扬。

  三个不同年代的故事,串联起一组红色记忆,构筑起家风的红色传承,汇聚成一曲令人感喟源远流长的时代赞歌。(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张哲浩杨永林)

编辑:王嘉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西安网”的文字、视频、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xiancity.cn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