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加强信用体系建设 红黑榜方便查询失信与守信状况
经过10年探索实践,我省信用工作组织体系已基本形成、信用法规制度已较为完善、信用信息公开共享持续推进、协同监管和联合奖惩机制逐步健全。信用体系建设也为我省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规范市场秩序、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等提供了有效支撑。
“红黑榜”公布失信与守信状况
登录“信用中国(陕西)”网站,一组醒目的“红黑榜”引人注目。将失信主体,归集在“黑名单”;将诚信示范主体,归集在“红名单”。这对比,不可谓不强烈。红黑之间,一抑一扬。
在“信用中国(陕西)”网站上查询,不仅可以看到失信“黑名单”,了解企业及其法人的失信历史;还可以查到守信“红名单”,知道哪些企业在诚信方面做得比较好。这样的平台就不仅能为政府部门工作提供便利,更能为老百姓生活提供服务。
昨日,三秦都市报记者了解到,省信用办将通过信用中国(陕西)网站常态化发布“红黑名单”信息和联合奖惩典型案例,针对食品药品、工程建设、生态环境、恶意欠薪等涉及民生领域的突出失信问题,建立跨部门联动响应机制,加大惩治力度。
不仅陕西如此,早在2015年,信用信息的载体――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就已启动建设。目前平台实现了与44个部委、全国31个省区市和65家市场机构互联互通。实现了三项功能:一是共享交换功能;二是信息档案查询和系统嵌入功能;三是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功能。
建立信用档案方便查询
在政府诚信建设中,我省先后印发了《陕西省政务诚信建设重点任务分工》《陕西省政务诚信评价办法(试行)》等规范性文件,并从2018年开始,每年对各设区市政府、各县(市、区)政府、各街道办和乡镇政府以及省、市、县各级政府部门政务诚信状况开展第三方评价。
在商事制度改革中,我省通过信用机制强化社会监督和信用监管,维护交易安全。我省公共信用信息平台与陕西省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陕西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等业务系统实现了互联互通,与省、市、县90%的行政和司法部门实现了信息共享,收录市场主体登记备案、资质资格等信用信息4000余万条,为全省企事业单位、部分重点人群等社会主体建立了信用档案,为各级政府部门加强社会信用监管提供了数据保障,为社会各界查询使用信用信息等提供了服务支撑。
此外,根据省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西安分行印发的《陕西省2018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要点》,我省将全面完成各类法人和非法人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照换发工作,深入开展《陕西省社会信用促进条例》立法调研,年内形成较为成熟的法规草案;完善信用信息共享服务体系,年内实现全省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组织公共信用信息充分共享,推进信用大数据的开发和应用。同时,我省将深入推进商务诚信建设,试点开展信用建设示范企业创建活动,积极推进个人信用报告和信用评分的应用和服务。记者谢斌
编辑: 石悦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