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值医用耗材制度改革破题 国采正式启动
高值医用耗材制度改革破题国采正式启动
《经济参考报》记者获悉,我国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正式启动,冠脉支架被确定为首个采购品种,采购结果有望于2021年1月正式执行。
目前,国家组织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已有多地展开报量。北京市医保局发布通知,要求报送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冠脉支架类)集中采购历史采购数据和一年采购需求数据,上报采购需求量的80%将作为约定采购量。宁夏回族自治区医保局、湖北省医保局通知要求,全区2019年全部冠脉支架使用量超过500个的公立、军队医疗机构,其他公立、军队医疗机构和医保定点社会办医疗机构自愿参加填报,各单位填报的采购需求不应少于本单位填报的2019载药合金冠脉支架历史采购总量,山西省报量范围更是扩大至此前年使用量超过100个的公立、军队医疗机构,
有关权威人士表示,国家组织医用耗材集中采购是对既往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制度的重大改革,目的是为了让人民群众以比较低廉的价格用上质量优异的耗材产品。“经过两年工作,药品集中采购已经进入常态化,高值医用耗材领域价格高和集中采购改革明显滞后,如果高值医用耗材不加以改革和突破,就不能整体改造医药领域生态。”
“冠脉支架体量大,全民充满期待,中央也高度重视,以冠脉支架破题高值医用耗材制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上述人士表示,从高值耗材用量来看,冠脉支架用量较大,且竞争充分。
该人士透露,经过前期数据分析,目前国内自主品牌心脏支架的市场占有率已近七成。此外,在与国内知名心血管病专家座谈时,专家普遍认为,国内自主品牌产品的质量已达到或接近国外品牌水平,具备了与国外进口品牌同场竞争的条件。因此,作为我国国采首个品种也较为合适。
资料显示,全国医用耗材市场规模3200亿元,其中高值耗材1500亿元。从冠脉支架来看,2009年到2019年,我国冠心病介入治疗快速发展,每年的病例数从23万例发展到超过100万例,年增长速度10%-20%。目前,每台手术支架使用数量约1.5枚,与国外基本处在同一水平。由此推算,2019年全国使用冠脉支架约150万枚,费用约150亿元,占到全国高值耗材总费用的十分之一。
上述人士介绍,此次国家组织冠脉支架集中带量采购工作按照国家组织、联盟采购、平台操作的组织形式和总体思路开展。
一是国家组织。就是国家拟定基本政策、范围和要求,组织全国各省形成联盟。二是联盟采购。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公立医疗机构为集中采购主体,组成采购联盟,采购联盟各成员委派代表组成联合采购办公室,集合需求和力量,提高谈判议价能力。
三是平台操作。就是联盟地区委托天津市医药采购中心及其耗材采购平台,承担具体集中采购工作,提高集中采购的专业能力和水平。
从招采规则来看,上述人士透露,此次耗材带量采购规则与药品国采相似,按照总需求量的一定比例进行带量采购,从规则设计中将最大限度减少“招而不采、采而不用”现象出现。
企业选定方式,将先进行价格排序,即企业按注册证申报并报价,对所有报价进行由低到高排序;第二步确定入围,即价格排序靠前的若干注册证入围;第三步按相关规则确定拟中选。
中央召开的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工作座谈会明确指出,推动国家组织药品集采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开展。同时,要加快扩大集采范围,着力破解医用耗材标准不一、分类不清等问题,扎实做好心脏支架集中带量采购工作。
此次国采企业也普遍愿意参与,前述人士表示,国家医保局和天津市医保局多次组织召开心脏支架生产企业座谈会和政策沟通会,参会企业代表均表示,对国家推进招采制度改革的决心、三次药品国采取得的成效以及带量采购常态化的新形势已经有充分的认识和理解。特别是一些国外进口品牌企业表示,高度重视本次国家组织的带量采购,积极配合联采办工作,及时向企业全球总部申请更大降幅的投标价格。国内自主品牌企业也表示,将守住产品质量底线,拿出最新产品参与投标,确保中选后的产品供应保障。
事实上,2019年以来,江苏、山西作为试点省份率先开展冠脉支架的带量采购。“抱团砍价”下,山西省中选产品最高降幅69.12%,最低降幅40.2%,平均降幅达52.98%。而江苏省采购支架中选品种价格平均降幅为51.01%,最大降幅达66.07%。日前,蓝帆医疗在互动平台表示,从公司中标山西省份的经验来看,在渠道价值体系的重塑上,预期销售费用和市场费用会有一定的降低。国家带量采购的本质是压缩中间流通环节,对于生产厂家来说不仅会降低市场和销售费用,同时也会促进头部企业的进一步成长。整体来看预期较为乐观,公司也正在积极准备国家冠脉支架的集中采购。
在此背景下,多位业内人士预测认为,此次国家带量采购后,我国冠心病患者手术耗材费用将直线下降。一方面谈判力度将比试点省份再上一个台阶,另一方面,从执行面来讲,此次采购后,全国范围内将全面执行降价后的支架价格,受益面广泛。(记者梁倩张建新)
编辑:黄坤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西安网”的文字、视频、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xiancity.cn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