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日照模式”
地处山东半岛南翼、黄海前哨的日照市,作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县)代表,在2015 年全国军民迎新春茶话会上作了发言。日照是如何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的呢?市委书记杨军的一席话给出了答案——“日照市各级和广大群众始终以高度的责任心、使命感,大力弘扬‘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胜利’的拥军传统,像战争年代支前那样,无私支持部队搞好海上训练和作战演习,拓展和深化军事斗争准备。”
通讯员 段连民 朱继生
近年来,山东省日照市以打造全国全军最佳海训保障基地特色品牌为着力点,以健全社会化双拥长效机制为突破点,健全组织领导和协调保障机构,建立双拥和海训保障制度,基本建立与地方经济发展相协调、与国防军队建设相适应、与社会保障制度相衔接的双拥共建保障服务体系,探索走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日照模式”。
山东省省长郭树清对日照双拥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新的形势下,一如既往地做好双拥工作,需要不断研究新情况,创造性地解决好新问题。”目前,日照市正积极谋划,争取早日建成军民融合发展示范区,生动演绎港城日照的军民鱼水情怀。
独具特色的“三五”双拥工作法
日照市自2000 年被授予“ 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以来,至今已实现“四连冠”,该市已形成独具特色的“三五”双拥工作法。
坚持“五纳入五到位”制度。“五纳入五到位”,即把双拥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党委政府工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目标责任考核、纳入全民思想教育体系、纳入精神文明建设范畴,坚持组织领导到位、责任落实到位、协调处置到位、督导督办到位、实施奖惩到位。该市已建立了一支上下贯通、左右联动、运行科学的双拥工作队伍,构建了坚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体系和军地协调共管的双拥工作格局。
实施“五工程五支持”制度。“ 五工程五支持”,即实施暖军工程,支持国防和部队建设;实施爱民工程,支持海洋特色新兴城市建设;实施平安工程,支持日照平安建设;实施同促共建工程,支持滨海文化名城建设;实施优抚安置保障工程,支持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等制度,建立双拥工作经常化、制度化长效机制。
健全“五化宣传”制度。该市通过宣传报道制度化、宣传载体立体化、宣传阵地规范化、宣传内容生动化、宣传形式多样化,搭建起以新闻媒体为依托,以烈士陵园、革命纪念馆和党校、大中小学校为阵地,以党政干部、基层官兵和青少年学生为重点,以拥军优属和拥政爱民光荣传统为主要内容的双拥宣传教育体系。
健全“五优服务”打造最佳海训基地
日照黄金海岸线水域广阔,是部队海训的理想位置,部队多年在日照进行海上适应性训练和实弹演练。市委副书记、市双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孟庆斌说:“支持海训部队责无旁贷,只要是解放军海上演习需要的,就是‘聚宝盆’我们也舍得!”
为打造全国全军最佳海训基地,日照市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部队海训演习期间拥军支前保障工作的意见》,将海训保障纳入党管武装工作机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双拥工作奖惩机制,纳入精神文明建设考核范畴,纳入保障部门行业年度考评,提出提供优质训练场所、优良宿营条件、优质饮食保障、优良外部环境、优质文化大餐“五优服务”的海训保障目标。
为实现“五优服务”的海训保障目标,近年来,全市各级、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为保障部队训练演习,共投入拥军经费7600 余万元,提供学校150 校次,提供民房3 万余间次,楼房5 万多平方米,码头泊位20 余个,渔船60 余艘和一大批拥军物资,先后举办了《毋忘在莒》、庆祝建军节军民联欢晚会等50余场次文艺演出,充分展示了全国双拥模范城和山东革命老区的良好形象。
聚力开创“小城市、大双拥”格局
日照市委、市政府、日照军分区出台《关于加快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意见》,坚持军地发展同促共建,相融相促,发挥军地两个优势、整合军地两种资源、调动军地两个积极性,综合运用行政、市场、法律等手段,聚力开创“小城市、大双拥”格局。
建立城乡发展与国防和军队建设共建共享融合制度。在人防工程、交通道路、港口码头、通信信息化、日照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中,同步考虑社会发展需要和未来军事斗争需要,按照军事设施标准进行建设,满足军地共同需求。同时,还积极运用相关部队设施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实现平时和战时、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共建共享。
建立军事教育与国民教育相融相促融合制度。该市将国防教育纳入党校培训正式课程,每年开办10期党校培训班,500余名党政干部系统地学习国防知识。驻军单位积极服务机关、学校,开展军训和军事日活动,每年对党校学员、初中以上学校新生等近10万人次进行军训。
建立国防动员和社会治理互动互控融合制度。日照市委、市政府、日照军分区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征兵工作的意见》,建立健全经常性征兵工作宣传教育机制。依托边防设施,建立边海防监控中心,综合调度全市9 处海防视频雷达监控站,与公安专网互联互通,对近岸3 海里海域实行全天候监控。台风“梅花”“达维”“苏拉”登陆日照期间,及时救助遇险船舶9 艘、渔民30 余人,挽回经济损失1000余万元。
建立组织领导与工作保障统力统筹融合制度。加强组织领导,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建构“大拥军”模式,努力为部队官兵办实事、解难题。近3 年来,市财政共投入9240多万元支持部队建设,先后为济空某旅等驻军和武警部队划拨营房建设用地1000 余亩,投资1.3亿元建设国防动员指挥中心,投资2000余万元为驻军武警部队和边检站购置反恐、处突、训练等装备器材。
建立军民应急体系融合制度。该市军地双方着眼国家和军队应急体系建设,整合军地应急资源,与社会治理相结合,实现两者互动互控,建立健全军地联动、运转顺畅的应急保障机制。驻军、武警部队建立联动机制,纳入地方应急救援体系,搞好应急队伍抢险救灾应急演练,积极参与和支援地方基础设施、重点工程和生态环境建设。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也加大投入,积极为驻军、武警部队购置各类装备器材。
建立军民保障优待融合制度。该市各级扎实做好转业复退军人安置工作,完善大学生士兵退役后报考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政策,积极探索适应新形势的安置途径。按照“普惠”加“优待”原则,将优抚对象优先纳入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全面落实重点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按照优先优待、对等安排的要求,解决好军队干部随军家属就业、随军配偶安置和军人子女入学等问题,切实维护军人及其家属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