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仲农平文章:中国粮食自信从哪里来
一粒小麦有多贵?黑海北岸,昔日繁忙的乌克兰最大港口敖德萨港异常冷清。曾月均出口谷物500多万吨的“欧洲粮仓”,小麦出口几乎停摆。今年一季度,全球粮食价格同比上涨近20%,其中小麦价格上涨60%。
一粒小麦有多重?世界银行估计,粮食价格每上涨一个百分点,全世界就将有1000万人陷入极端贫困中。世界粮食计划署发出警告,人类或将面临“二战后最大的粮食危机”。
一粒小麦有多香?夏日艳阳下,中国黄河滩区的麦子成熟了。农民张小良丢进嘴里一粒新麦,“嘎嘣”一声脆响,饱满又有嚼劲。辛苦“抢”回来的好收成,格外香。
小麦,是全球1/3以上人口的主粮,在中国也有四成人口、约五六亿人以其为主食。小麦,又不止于口粮,它是农业文明的一个具象和象征。历史上,小麦曾经带动了中国的农业革命,养育了中原王朝的富庶和繁荣,又从根本上影响着中原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兴衰成败。
“一粒粮食可以救一个国家,也可以绊倒一个国家。”袁隆平院士的这句话代表了中国人对粮食因果链的认识。
南风吹五月,又闻新麦香。眼下,全国小麦收获已近尾声,总体看今年全国小麦比去年增产,丰收已成定局。“中国粮”再次交出一份重若千钧的答卷。
国际粮食危机,中国饭碗能不能端稳?
粮食紧缺、粮价飙升,这是表象,更多表现的是过去。但从未来看,这些表象背后的助推因素还在发酵、加剧:
全球最大的氮肥出口国、钾肥和磷肥的第二大生产国俄罗斯化肥出口受限,造成全球化肥价格上涨,大幅推高种粮成本;全球粮食产业链供应链受损,已有20多个国家实施了粮食出口限制;跨国粮商巨鳄借机炒作,推高粮食期货价格牟利,形成饥饿恐慌和贸易保护的恶性循环。
全球热议粮食的声音中,也有人开始把焦点对准中国。很多人想知道,在这场全球粮食危机中,中国在做什么?中国将要做什么?
这里面不乏期盼,也不乏担忧,甚至有相互矛盾的说法。比如,有人认为,中国在国际市场上囤粮,加剧粮价上涨,潜台词是中国粮食不够;还有人认为,中国应该对世界“开仓放粮”,认知前提是中国粮食太多。
不管这些说法背后的真实意图是什么,中国愿以真诚的善意将其理解为这是对粮食危机的焦虑,中国也愿尽其所能承担大国责任。
对外,中国在保障全球粮食安全上一直作着积极的努力。疫情发生的特殊情况下,我们向一些国家提供紧急粮食援助;长期以来,我们向亚非拉地区、太平洋岛国等派遣大批农业专家和技术人员。需要出钱时,中国近年累计向联合国粮农组织南南合作基金捐款1.3亿美元;需要出力时,中方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把粮食安全作为八大重点合作领域之一,在全球范围内汇聚最大合力。
不过我们也深知,14亿人口的中国,保持国内粮食稳定就是对全球粮食安全最大的贡献;一旦中国粮食出了问题,14亿张嘴满世界买吃的,那将给国际粮食市场带来多大的冲击!
无论对中国,还是对世界,没有比端稳中国饭碗更重要的了。中国人用这一季夏粮的丰收,再次展现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作为和担当。
夏粮产量占全年粮食总产量的1/4以上,是全年粮食生产的第一仗。第一仗年年都重要,而今年尤其重要,尤其艰难。
从经济层面看,国际局势的复杂演变和疫情的跌宕反复,给中国经济带来不小冲击,下行压力加大。粮价是百价之基,如果此时粮食出了问题,很可能导致物价上涨,给稳经济大盘带来更大压力。
从社会层面看,民以食为天,粮食从来就不只是普通的商品。当前发展环境的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更需要夯实粮食安全这个确定性。疫情防控两年多来,我们历经几次超大城市、千万级人口居家,都保持了社会的安定和平稳,正是因为人们有这个信心:不管什么情况下、在哪个城市居家,至少饭是管够的。粮食稳住了,人心才安稳,大局才稳定。
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贯彻落实好中央的要求,根基就在于粮食的稳。具体到当下,就在稳住这一季的夏粮生产。
如今,风吹麦浪,农机隆隆,终于迎来了丰收的一刻。中国没有成为全球小麦价格上涨的下一个“压力点”,反而成为国际粮食市场有力的“稳定器”。中国再次向自己、向世界展现了一份中国粮食自信。
背水一战,被耽误的15天怎么追回来?
回首过去7个月,这场夏粮丰收保卫战打得极为艰辛,可谓“背水一战”,主要原因是去年一场罕见秋汛,造成全国1.1亿亩小麦晚播了大概15天,差不多占全国小麦面积的1/3。
15天,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在环环相扣的小麦生产中,耽误一天就可能影响一季。晚播15天,直接导致今年小麦苗情近10年来最差,夺丰收面临空前挑战。
小麦晚播,还会加大用种量、施肥量,这两项成本的增加,再加上农资本身价格上涨,对种植大户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钱。而今年一些关键农时碰上疫情散发,有些地方在统筹上遇到了难题,又给农民下地种田、农机上路跨区带来一些堵点。
目标是只能赢不能输,开局却摸到一手“差牌”。天不帮忙人努力,只能是背水一战!
种粮食,首先得看面积。先把面积稳住了,才能谈收成。
今年初,2022年粮食生产目标经国务院审定,由农业农村部分解下达到各地,确保粮食面积只增不减。面对秋汛影响,各地千方百计稳住冬小麦播种面积。河南由县委书记、县长任县级“三夏”指挥长,对贻误农时未完成播种任务的,严肃追责问责;河北对“立冬后种麦”的每亩补助150元,全省冬小麦面积不仅没有减少,比上年还有所增加。
努力耕作,能播尽播。最终全国冬小麦面积基本保持与去年相当,达到3.3亿多亩,为丰收奠定了基础。
有了面积,种好地还得靠农民的积极性。今年冬小麦的整个生长期,几乎各个关键农时都有利好政策,释放了积极信号。
去年11月,小麦刚播种,中央财政就向主产区下达专项资金14亿元。今年3月,在返青拔节期,中央财政先后安排16亿元和20亿元支持小麦生产,并对实际种粮农民发放200亿元补贴。5月夏粮收获前夕,中央财政再次向实际种粮农民发放100亿元补贴。一波波真金白银的支持,缓解了农资价格上涨的成本压力,稳住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但小麦不是工业品,不是热火朝天开足马力就一定行的。小麦生长要受农时节律的支配,也更考验科技的精准度。
回顾今年小麦生产历程,有一场硬仗可以说是产量争夺战的关键。这就是今年小麦苗情管理上的“促弱转壮”。
寒冬12月,往年新生的麦苗已经绿油油盖住地面了,但去年冬天,有的地里麦苗还没长出来,捂在土里了,有的长出来也细弱得像根针,被称为“土里捂”“一根针”。据统计,光河北一个省就有100多万亩“土里捂”。一些种了多少年庄稼的“老把式”忧心如焚,他们知道,没有好办法的话,后期很可能绝收。
怎么办?千方百计去救啊!但好比病人恢复,不能一下子大鱼大肉,得先小碗喝粥调好身体。照顾弱苗也不能大水漫灌、大把施肥,否则不仅徒增成本,还可能有反作用。
农业农村部紧急组织专家制定小麦促弱转壮技术方案,小麦一返青,100多名机关干部和中国农科院30个科技小分队,就深入到全国11个主产省的田间地头,指导小麦田间管理。各地各级农业农村部门的力量也都压到生产一线,指导农技人员和广大农民在“准”字上下功夫。
比如说,过去小麦播种后常常浇“蒙头水”,现在得看是一类苗、二类苗还是三类苗,不同种类,浇水的时机也不一样。再比如施肥,一块地面积有多大?小麦长得怎么样?产量目标是多少?根据这些要素,绘制出小麦长势图和施肥处方图,再按照这两张图专门配制肥料,就做到了“订制”施肥,一点不少,也一点不浪费。
各种技术汇聚在一块麦子地里,农技人员“泡”在地里手把手指导,难怪有农民感叹“不丰收都不行”。
和老天抢时间,把产量追回来。一把“差牌”笑到最后,今年全国小麦不仅实现了丰收,还实现了增产。
一次次抗住压力,中国粮食的韧性从哪里来?
粮食丰歉是自然规律,难免会有大年小年。如果从气候、地理、生物等自然因素上看,这话肯定是对的。那么,又如何解释我国粮食一次次抗住了压力?特别是今年的夏粮逆袭呢?
也许,前述的小麦“促弱转壮”战役最能回答这个问题。正是人的因素,赋予中国粮食以强劲动力、以巨大回旋空间、以百折不挠的韧性。
当然这种韧性不是对抗自然、违背规律,而是在尊重规律、运用规律基础上的顺势而为,是在灾害可控临界线内的应势而动,是在科技、机制、政策等多方面耦合中的乘势而上。
比如病虫害,早在《史记》中就记载过“蝗蔽天下”的可怕场景。而1950年春,就在人们准备收获新中国播种的第一季粮食时,有“小麦癌症”之称的条锈病肆虐,导致全国小麦减产120亿斤,“每3个馒头就丢掉1个”。
然而短短几十年,很多曾令人闻之色变的“天灾”似乎消失了。但这并不是一个自然消亡的过程,如果放大到生物世界、微观视角看人类如何精准狙击病虫,其精彩程度不亚于一部战争大片。
就以小麦条锈病为例,与很多人想象的不同,人类与病菌的战争并不在中原小麦主产区,而是在北纬37度到38度的中国西部。
那里小麦面积不大,为何却成为决战的主战场?原来,狡猾的病菌正是在那里越冬,开春后再借助高空气流,向黄淮海主产区传播流行。一旦越过这条“生死线”,到了主产区,防治的难度就大大增加。因此,守住这条线,就能以最小的成本切断条锈病在全国的大流行。
这是科技力量的一斑。另外还有分子育种、无人农机、物联网……科技正以令人惊叹的姿态出现在粮食生产领域,为“中国粮”强韧性、抗压力提供了强劲动力。
适度规模经营,则是“中国粮”强韧性、抗压力的有效组织方式。因为适度,我们探索出了用“三权分置”解决产权问题、用社会化服务解决生产经营问题的道路。因为有规模,农民种粮更有效益,也更有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底气。
种粮大户、合作社、社会化服务组织,这些新型经营主体种着成百上千甚至上万亩地,看着好像是件粗活,实际上往往心操得更细。“种地不跟耧,浇水不拿锨,喷药不进田,晒粮不用场,卖粮不用忙。”有农民这样总结社会化托管服务的好处。近年来尤其在粮食生产关键期,有农民因为疫情滞留城市、隔离在家的时候,这种组织方式更是发挥了粮食“应急护卫队”的作用。
政策的支持,为“中国粮”强韧性、抗压力夯实了根基。近年来,从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稻谷和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到三大主粮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全覆盖,粮食生产补贴在持续增加的同时,还不断优化,在引导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饭碗一起端,责任一起扛,粮食安全实行党政同责,“米袋子”省长要负责,书记也要负责,更充分地调动起社会各方的力量。
不懈耕耘,终有所获。中国人用日复一日的努力告诉世界:有一种韧性叫“中国粮”,有一种自信叫“中国粮”,有一种力量叫“中国粮”。
粮食安全,中国式道路有哪些必胜因素?
回顾21世纪以来的夏粮生产历程,不同地区有丰有歉,不同作物有增有减,甚至个别年份也因极端气候等原因有过小幅回落,但从总体趋势图可以看到,夏粮产量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在稳步提升,已经比世纪初增长了50%以上。
稳稳的脚步走出了中国式的粮食发展道路,这条道路有什么必胜的因素?
其实和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粮食生产的物质条件并没有优势。论资源,我们只拥有世界9%的耕地面积,很多边边角角的地都不得不开发出来;论技术,一些早已开始大机械大生产的国家,效率比我们要高。
但是有一点,很少有国家能做到我们这样,这也成为中国式道路最根本的特征,那就是中国对粮食安全的“死磕”、对重农抓粮的执念。中国要的是“零风险”,算的是“大账”,走的是“结硬寨,打呆仗”的道路。
所谓“呆”,是体现在目标上。粮食生产可能也有“聪明路”,比如抗灾成本过高就放弃了,价格不行就不种了。“聪明路”的本质是重钱大过重粮,只把粮食当作一种简单的经济作物和普通物资。经济账不能不算,但是也要看内外环境,也要有大的考量。钱和粮虽然有时是一回事,但越是动荡之时就越不是一回事。近年来,国际上粮食问题政治化、武器化的倾向又开始抬头,粮食安全对中国是“一失万无”的底线问题,是国基民命,所以我们的目标要“呆”,重粮就是重粮,不搞概念变通,不算一时小账。
所谓“硬”,是体现在方式上。不求快,但求稳扎稳打,走一步就稳住一步;不取巧,再难也要行大道,不走捷径,远离歧路;不放弃,“锱铢必较”地对待每一亩地、每一株苗。在这一点上,本季小麦就是最好的证明。即便面对“近10年苗情最差”的开局,仍然全力以赴,追回一点是一点,多打一斤是一斤。丰收,正是对这种方式最好的奖励。再说规模化,这些年来我们不求快,不取巧,更不搞规模越大越好,始终立足于我国小农户多的国情,给小农户充分的选择时间、给基层充分的创新空间、给制度检验充分的历史耐心,最终找到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中国答案。
“结硬寨,打呆仗”的中国式粮食发展道路,看似走得慢、走得拙,但却走得稳、走得远,这也是中华文明里大成若缺、大巧若拙的智慧。
当然,常制不可以待变化,一途不可以应无方。辩证思维也是中华文明的精髓。战略上要“呆”要“硬”,但在战术上,我们也从不缺少应变统筹的智慧。
我们统筹不同地区的粮食生产,结合不同气候和地理条件划分全国13个粮食主产区,在华北平原种冬小麦、东北平原种春小麦,在秦岭淮河以南种植稻谷等。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持续构建多元化进口格局,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统筹潜在产能和现实产量,万一突发情况影响了单产,就通过面积补回来,预留辗转腾挪空间。正是这些极具智慧的应变之道,确保我们在应对各种问题和挑战时都可以做到如身使臂、如臂使指。
中国小麦“中国粮”,这一季的丰收,也是新一季劳作的序幕。这片热土上的人们,正沿着中国式粮食高质量发展道路,在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节奏中,辛勤耕耘,接续奋斗,用一个又一个丰收,展现“中国粮”的韧性,彰显“中国粮”的底气。
作者:仲农平
栏目主编:顾万全张武
文字编辑:赵旭阳
编辑:马腾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西安网”的文字、视频、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xiancity.cn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