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将减种玉米二三百万亩 发展青贮玉米、饲草
今年大丰收后,农民正在忙着晾晒玉米。韩涛 摄
12月7日,大雪节气,洛川晚间最低气温已接近零下10度。在洛川县厢寺川,黄龙县三岔乡种粮大户杨广武包种的500亩玉米,除了被野猪吃掉的几十亩,其余的还都金灿灿地挂在地里,没有收获。
“今年的价钱特别不好。1斤玉米才卖0.62元,比去年低了0.3元多。500亩地要赔十几万元。”已包地种粮20多年的杨广武说,一同出来的种粮大户今年都赔惨了,明年不敢再承包地了。
和小麦、稻谷等口粮不同,玉米主要用作饲料和工业生产,因此受市场影响很大。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全国玉米丰收、库存积压、国内外玉米价格倒挂、玉米临时收储政策调整、需求不足等诸多原因的共同作用,以往在粮食中效益最好的玉米,今年价格呈断崖式下跌,且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也将很难有大的起色。
全国5年减种玉米5000万亩以上,陕西减种二三百万亩
为应对玉米市场出现的情况,近期国家出台政策,5年内将在“镰刀弯”地区减少5000万亩以上玉米种植面积。
“镰刀弯”地区包括东北冷凉区、北方农牧交错区、西北风沙干旱区、太行山沿线区及西南石漠化区,共涉及13个省区,我省榆林和延安也在其中。此区域在地形版图中呈现镰刀状,常年玉米种植面积占全国的1/3左右,是此次玉米结构调整的重点。
我省是“镰刀弯”地区玉米调减面积较少的省份。据省农业厅种植业处消息,5年内我省将减种玉米二三百万亩,即由现在的1700多万亩,减少到1500万亩左右。
榆林、延安共种植玉米300万亩左右。除了陕北之外,我省还拟将关中奶牛养殖大县泾阳县、临潼区和陇县,纳入到玉米调减范围,鼓励发展直接用于饲料的青贮玉米。
在渭北“压麦扩秋”曾是我省确保粮食产量的有力举措。扩种的主要是地膜玉米,其1亩地产量相当于两三亩小麦的产量。
“从粮食生产的指导思想上,今后我省将不再提倡‘压麦扩秋’,而是种植一年一料小麦保口粮。比如渭北,年降雨量500多毫米,一年一料小麦刚好。现在多数地区两年三料,小麦收获后复种豆子、杂粮,然后再种玉米,小麦平均亩产200公斤左右。改种一年一料小麦,平均亩产可以达到300公斤左右,产量高了,质量也好。”省农业厅种植业处处长李思训说,陕西未来抓粮食的重点将是小麦、水稻和马铃薯。
缩减的玉米面积,将用于发展青贮玉米、饲草和马铃薯
据了解,我省减少的玉米面积,将用于发展青贮玉米、饲草和马铃薯。并以项目、资金和政策作为引导。对种植玉米的扶持力度将相应减小,对种植小麦、马铃薯的扶持力度将加大,且正在考虑给予粮改饲以适当补贴。
“明年的项目计划已经进行了调整,重点向小麦、水稻和马铃薯倾斜,玉米将逐渐从主粮中淡化出去。”李思训说,国家每年给陕西旱作农业项目资金1亿元,以往全部用在发展地膜玉米上。明年大约会将其中百分之二三十的资金调整出来,用在小麦和马铃薯上,重点在陕北发展马铃薯产业,在渭北发展小麦节水、节肥和水肥一体化。此外,省上每年5000万元地膜玉米补贴,也将变更用途,除了补贴地膜玉米,还将补贴小麦和马铃薯生产。
“调减玉米生产量,并不意味着放松粮食生产,而是在种植业结构上,通过市场引导与政府指导,使粮食与其他农作物比例更加均衡合理,把扶持更多地用在口粮生产上,这将会对陕西真正实现口粮自给自足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李思训说。
研究对策提升玉米机收程度,降低生产成本
我省将于近日组织召开玉米机收研讨会,研究进一步提升玉米机械化收获对策。据省农机局提供的数据,2014年,我省玉米机播率73%,机收率48%,且机收的基本上是玉米棒。种植户将玉米棒运回家后,还要进行悬挂晾晒,然后才能脱粒,基本没有实现收获、脱粒一次完成,费力费时。
据省农业厅种植业处日前对我省今年玉米种植成本调查:普通农户种植玉米亩均生产成本520元,其中人工成本250.5元;种植大户亩均生产成本613元,其中人工成本193.7元。
玉米价格高,主要是生产成本高。生产成本高,又主要是人工成本高。因此,有效降低玉米价格、提升利润空间的关键,就在于提升玉米生产的机械化程度。“如果能够实现机收、脱粒、晾晒一次完成的话,种植玉米的亩均人工成本将会下降到80元左右。”李思训说,机收要求玉米颗粒的含水量在25%以下,否则籽粒容易破损,影响品质,且容易霉变。
秋收秋播农时紧,随收随播,玉米籽粒含水量一般都在25%以上。如果一年一料庄稼的话,就可以等玉米颗粒干到一定程度再收获,进而努力实现玉米机收、脱粒一次完成。
我省拟将每年对100万亩耕地进行休耕
除了调减玉米面积外,我省还拟将每年拿出100万亩左右耕地进行休耕。休耕的土地主要分布在陕北、渭北生态脆弱区和资源紧缺区,拟将采取财政给予休耕土地适当补贴的方式进行推进。
“耕地的负担太重了,要用养结合。适当的休养生息,可以提高地力。生态脆弱区、资源紧缺区的农业生产要和资源匹配相结合。变渭北两年三料庄稼为一年一料,可减少单位粮食产量的水资源占有量和化肥、农药的施用量。一年一料玉米改成饲草种植后,还将变一年一种为多年种植,可以减少水土流失。种植玉米,肥料施用量大,不追求产量了,肥料施用量自然会减少。这些举措,符合农业绿色发展的方向。”李思训说。(记者 元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