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翔县整镇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纪实
重整田畴丰粮仓
——凤翔县整镇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纪实
陈伟
先秦古都,大美雍城。
这里,到处都是迷人的景色。这里,满眼都是丰收的喜悦。那镌刻在先秦古都脚下的田园风光,似工笔雕琢;那宣泄在雍水河岸边的丰收景象,如写意泼墨。金色的雍城大地,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处处张扬着现代农业的气息。
近年来,按照省财政厅、农发办实施规模开发、连片推进,大力支持粮食生产基地县,开展整镇连片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的工作部署,凤翔县始终把农业综合开发作为“三农”工作的着力点,把项目建设作为改善农业基础条件,推进农业产业化,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富裕农民、繁荣农村的有效途径,积极实施整镇推进模式,以高标准农田示范项目带动,完善农业基础设施配套,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规模效益,保障了粮食安全,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
顺势而为形成合力
凤翔地处关中西部,地形复杂多样,山、川、塬俱有,境内地势总特征为北山、南塬、西河谷。在农作物生长季节中,太阳辐射强,气温、降水年际变化大,易发生干旱。
农业综合开发整镇连片建设高标准农田示范项目,如一股春风,吹醒了凤翔沉寂已久的土地,带来了新的希望。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藏粮于地、确保粮食安全的关键,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迫切要求,必须集中力量,把这项工作抓好抓实。”这是凤翔县决策层达成的共识。
为确保这项惠农工程顺利实施,凤翔县成立了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县政府主要领导作为一把手主抓全盘工作,设立了协调办事机构,各相关部门分工协作,县财政局负责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审核报账,县农发办负责项目实施管理,既相互监督,又相互制约,促进了项目建设,保证项目资金的合理使用和安全运行。
镇、村两级也及时成立相应组织,全力配合、积极参与。项目区所在地镇党委、政府更是高度重视项目的立项实施,将项目作为全镇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力协调落实,项目实施村两委班子认识明确,广大群众实施项目愿望强烈,筹资投劳积极性高。
同时,为了做好后期维护工作,凤翔县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工程管护工作通知》,明确了工程管护主体,加强工程维修管护。2009年-2013年管护费共计40万元,全部用于“十二五”期间实施的农发项目维护之中。
统筹安排确保质量
如何把高标准农田建设这一惠农工程,打造成经得起历史考验和群众检验的精品工程,尽快实现耕地田园化、灌溉水利化、耕作机械化、种植标准化、经营产业化、服务社会化,成为凤翔各级干部思考的重要课题。
——广泛宣传。组织专业技术人员150余人次,分别深入各项目区,采取以会代训、印发资料等方式,深入宣传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项目区干部群众的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和参与意识。仅2015年,全县就举办了各类培训班20期,培训基层干部群众2万余人次,印发技术资料3万余份。
——科学规划。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与项目镇、村衔接,对项目区进行现场勘测、征求村组意见,进行具体的方案比较,确定技术方案、建设内容。编制项目初步设计和项目总概算,在充分论证修改的基础上按程序报批。
——领导包抓。全面实行行政领导一把手负责制,由县领导与项目区所在的镇、镇与村层层签订责任状,层层抓落实。为保证项目建设顺利进行,坚持每两个月召开一次项目主要负责人通气会和相关部门的协调会,通报各项目单位的工作完成情况,解决工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难题。
——严格管理。在项目建设中,结合实际情况,严格执行项目法人制、工程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等管理制度,狠抓工程质量、进度、投资等“三控”管理。对农田水利、林网、田间道路及工程监理等单项工程进行公开招标,择优确定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同时,充分发挥监理职能,狠抓工程施工关键环节和工序,确保工程质量。
——加强监督。在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管理中,严格执行县级财政报账制管理办法和财政报账细则,对项目资金运行实行专人管理,专账核算,专款专用,对项目从前期立项、中期监督检查、后期验收实行全程监督和服务。
……
凤翔县这一系列组合拳,从源头上解决了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建成了一批批阳光工程。
项目成果惠及群众
“以前,由于渠道年久失修,排水不畅,许多地根本无法浇灌,只能种一季,遇到天旱时,村民还经常为用水发生纠纷。去年,政府实施高标准农田示范项目建设后,农业生产条件大大改善。现在,这片‘望天田’已变成‘高产稳产田’。”南指挥镇白家凹村群众不无感慨地说:“高标准农田建设让土地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农民种田方便了,更省心了,感觉干劲更足了。”
一路前行,一路开发,一路高歌。
“十二五”期间,凤翔县投资9787.29万元,在柳林、南指挥、城关镇、陈村等4镇31个行政村,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建设高标准农田6万亩,改造中低产田1.6万亩,共新打机井197眼,修复配套机井79眼,配套输变电线路99.25公里,衬砌渠道55.53公里,新修渠系建筑物548座,埋设管道461.42公里;改良土壤6.1万亩,砂石硬化和水泥硬化田间道路119.3公里;营造防护林0.76万亩。
“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农机具进不了田、农资产品出不了地的历史已经结束。小块田整合成了大块田,让阻隔在一畦畦耕地之间的塄坎从村民心头消失,田地平整肥沃、水利设施配套、田间道路畅通、林网建设适宜、科技先进适用、优质高产高效的高标准农田格局已经基本形成。
建设高标准农田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许多在外务工的农民纷纷回乡,重新吃上了“种田饭”。
今年44岁的张芝娟是凤翔县陈村镇人,祖辈生活在农村,她看到村里的农田得到了大面积的改造,种田条件比起以前好多了,果断决定承包了村里3855亩耕地,仅去年出售粮食2359吨,销售收入达到了495万元,被授予全国种粮售粮大户光荣称号。
整镇推进建设高标准农田这一惠农政策像春风化雨一样,浸润着雍城大地,同时也悄然改变着农业生产的方方面面。
凤翔县整镇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果展示
南指挥镇 位于县城南5公里处,全镇辖16个行政村、180个村民小组、3.69万人,总面积48.5平方公里,耕地5.5万亩。
南指挥镇高标准农田项目区涉及南指挥镇太南村、太北村、西指挥村、东指挥村、河南屯村、八旗屯村、白家凹村、铁黄塬村、西村和南指挥村等10个行政村,132个村民小组,涉及农户4062户,人口2.7037万人。项目总投资4161万元,其中财政投资3900万元,群众自筹261万元,建设高标准农田3.07万亩。新打深水机井65眼,配套建设泵房65间;修复改造冯家山水库灌区槐塬抽水站东四支、西四支渠6.54公里,衬砌灌溉斗、分渠25.54公里,渠道建筑物319座。埋设田间低压管道工程171.7公里。架设田间道路50.5公里;改良土壤3万亩;营造农田防护林3000亩,栽植苗木2.7万株;开展农民技术人员培训1万人次,推广小麦、玉米良种1.5万亩。
项目建成后,新增灌溉面积2.1万亩,改善灌溉面积9000亩,年可新增粮食生产能力689.32万公斤,新增农业总产值1643.81万元。项目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13年9600元增加到1.15万元。
陈村镇 位于县城西南13公里处,全镇辖22个行政村,162个村民小组,1.23万户,5.0276万人,耕地9.43万亩。
陈村镇高标准农田项目区涉及陈村镇的雒家务村、李家堡村、紫荆村、庞家务村、王堡村、老疙瘩村、尹家务村和槐北村8个行政村。项目总投资2773万元,其中财政投资2600万元,群众自筹173万元。共建设高标准农田2万亩,其中新增灌溉面积3000亩,改善灌溉面积1.7万亩。新打井46眼,修复配套旧机井8眼,架设高压线路8.85公里,架设变压器23台,埋设地埋线15.61公里,衬砌渠道21.45公里,埋设低压输水管道113.52公里;改良土壤2万亩;营造农田防护林2000亩;农民实用技术培训5000人次;示范推广小麦、玉米良种2000亩;水泥硬化田间干道7公里,砂石硬化田间支道26公里。
通过项目的开发治理,项目区年农民收入增加总额173万元,年人均增收600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