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在褒斜古道上的崖语诗韵

13.08.2020  10:25

  三千里大秦岭,五千年中华史。

  秦岭是一座山,但不仅仅是一座山。秦岭北部早在4亿年前就已上升为陆地,遭受剥蚀,而南部却淹于海水之中,接受了古生代时期的沉积。在距今3.75亿年的加里东运动中,秦岭南部隆起,露出海面。2.3亿年前晚古生代的海西运动时,秦岭北部也崛起上升,至三叠纪时,因距今1.95亿年的印支运动的影响,秦岭与海完全隔绝,雄伟的身姿基本成型。进入中生代以后,秦岭林区以剥蚀为主,是周围低洼地区的供给地。距今约8000万年的燕山运动使秦岭在形成以断块活动为主的南北褶皱带构造格架后,秦岭又在喜马拉雅山运动的强烈改造下,经大幅度的块断式垂直升降运动而最终形成了现今秦岭的格局。

  大自然造就了秦岭这座国家中央公园,展示了全球地理奇观,也形成了独一无二的山水组合——“一山两河”。这“一山”即是秦岭,“两河”即是黄河、长江。秦岭夹于黄河、长江之间,是黄河与长江、南方与北方的珠联璧合。这处神奇所在孕育出迄今为止中国最早的人类活动场所,“一山两河”也成了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从距今212万年的蓝田上陈古人类活动痕迹到距今约1.5万年的南郑疥疙洞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秦岭默默记录着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创造文明的过程。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石拥百泉合,云破千峰开”……千百年来,多少文人墨客流连忘返,多少名篇佳作千古流传。和合南北、泽被天下的秦岭,是我国的中央水塔,是中华民族的祖脉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

  秦岭古道示意图。资料照片

  早在3000多年前,商周之际,华夏族人,用“秦岭古道”将父亲山——大秦岭的东西南北连接在一起。因为“秦岭古道”,中华文明进入“一山两河”时代。因为“秦岭古道”,两大中华母亲河——黄河、长江连接成一个整体。

  大秦岭夹于两大母亲河之间,位于中国地理腹地的山脉,也即中国中央山脉。远古以来,人们沿山间河谷穿越山脉,沟通往来,世代步履,渐成道路。古代的中国人,穿越高山峻岭,冲破重重险阻,在大秦岭中修筑了密集的道路系统——大秦岭古道系统。大秦岭古道系统呈现出“三纵三横”的大格局。所谓“三纵”,是指南北走向穿越大秦岭的三大古道群;所谓“三横”,是指东西走向,与大秦岭主梁呈平行走向的三大古道群。其中,斜道最负盛名。作为古代中国沟通中原与西南地区的交通大动脉,褒斜道推动了历史进程,促进了西部地区经济文化的繁荣,维系了黄河、长江两大文明圈之血肉联系。褒斜道的建设者以非凡的气度和壮阔的情怀,谱写了一曲古代中国人辟路通疆、开拓进取的宏伟诗篇。其间脍炙人口的历史故事和文化遗存成为秦岭文化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脍炙人口的历史故事

  十驿褒斜到处慵,眼前常似接灵踪。

  江遥旋入旁来水,山豁犹藏向后峰。

  鸟径恶时应立虎,畬田闲日自烧松。

  行吟却笑公车役,夜发星驰半不逢。

  晚唐著名诗人薛能途经褒斜道,身处崇山峻岭的薛能写下了《褒斜道中》,反映出秦岭的险峻。如今,褒斜道遗留下来的历史遗迹已经成为汉中著名风景区,褒斜道中的石门栈道风景区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汉中市汉台区、勉县、留坝三县(区)交界的褒谷口。这里拥有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和各种地方美食,被誉为“中国栈道之乡”和“西北的水利明珠”,也是传说中褒姒的故里。这里既有水利工程石门水库,也有丰富的人文和自然景观,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褒斜道、石门及摩崖石刻的所在地,又是珍稀动植物的保护区。

  在今汉中市汉台区褒城镇(历史上曾设褒城县)一带,即是古褒国的地界。传说,周幽王意欲讨褒国,褒人知悉后,献美女褒姒乞降。《史记·周本纪》中有记载,褒姒不好笑,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至今仍广为流传。唐代诗云:“恃宠娇多得自由,骊山举火戏诸侯。只知一笑倾人国,不觉胡尘满玉楼。”“烽火戏诸侯,一笑失天下”的历史故事至今流传甚广。在那个时代,褒姒从褒国去往西周都城的路是否就是褒斜道的前身?考古专家也无法给出确切答案。褒斜道纵贯秦岭,约三分之一路段为栈道,其修建规模之大,沿用时间之长,属全国诸栈道之冠,堪称经典。

  晏小红,曾经在留坝县张良庙工作14年,其间他走遍了留坝县的山山水水,探寻褒斜道的遗迹,拍摄了数千张栈道遗迹的照片,为褒斜道的考古提供了重要资料。除晏小红外,包括陕西省文化遗产研究院在内的众多专家学者也在努力使包括褒斜道在内的秦岭古道的历史脉络日渐清晰。

  现有资料表明,在跨越秦岭的诸道之中,褒斜道因取道褒水、斜水而得名。其南起汉中以北褒谷口,北至眉县斜谷口,全长235公里。褒、斜二水同源于秦岭太白山,其间的分水岭在整个秦岭山脊中最为平缓,故为古人所利用。据载,早在远古时代,褒斜道就已成为通道,所谓“三皇乘祗车出谷口”。这里的谷口,指斜谷口。早在商周之前,先民们已迁徙往来于褒斜河谷,“武王伐纣,蜀亦从行”。

  褒斜道是沿褒谷、斜谷穿行的一条谷道,全长235公里。由褒城入鸡头关、经青桥驿、马道、姜窝子、柳川、拓梨园、王家楞、白云、太白、五里坡出斜峪关直至眉县。

  “五丁开道”的传说,反映了秦惠文王为攻伐蜀地,曾修筑过褒斜道之史实。秦昭襄王时,“栈道千里,通于蜀汉,使天下皆畏秦”。汉武帝曾征发数万人对褒斜栈道进行大规模修筑,使之成为当时连接关中与西南最重要的国道。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是家喻户晓的成语典故。公元前206年,刘邦从陈仓突破封锁,平定三秦,东出函谷关,后人总结为“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著名历史学家严耕望先生认为,刘邦入汉中走子午道,烧了子午栈道,张良返回时又烧了褒斜栈道。历史学者晏波先生认为,从周緤西入蜀汉、张良送至褒中分析,刘邦是从杜南出发,沿秦岭北坡向西,经褒斜道过褒中而入汉中的。

   石门以及石刻艺术宝库

  在历史上,褒斜道历经多次修治,也遗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汉明帝修治时开凿了世界上最早的通车隧道——石门。以后历朝有过整修,颇具规模。唐文宗时归融修筑山南西道驿路,即是褒斜道建设史上的一次重大线路改移,由此形成了后世所称的唐宋褒斜道,成为唐以后连接关中汉中巴蜀间的主要驿道。元明清时期的连云栈道便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成,此时栈道多为山间土石碥道取代。民国年间,川陕公路亦循其路线而修筑。褒斜栈道浩大的工程,艰难的施工,完备的设施,在中国古代交通史上堪称盛事壮举。

  战国中晚期褒斜道渐被辟为栈道,栈道的建造方式是在水位的一定高度之上(一般高3—8米)凿壁孔安插横梁,再在河床岩石上凿柱孔安插立柱,以立柱承托横梁,梁柱间以榫卯结合,上铺木板,形成道路,宽度一般在3米以上。古人根据实地情况,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创造了褒斜栈道多种多样的建筑类型。

  历史上褒斜道修治的最重要的记录,以石刻的方式保留在褒谷南口的石门及其附近。从汉以降,以石门为依托也逐渐形成了蔚为壮观的石刻群落,它们是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褒斜道石门及其摩崖石刻”的主要构成部分。石门石刻是以褒斜道为载体,跨越1900余年而形成的庞大石刻体系的总称,以其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及珍贵的科学艺术价值蜚声中外,在中国古代碑刻之林中享有很高地位。研究表明,石门石刻的总量约180方,以汉、唐、宋、清为主,其内容涵盖记事、抒情,咏物等诸多方面,石门石刻中有镌刻时间可考者,上起东汉永平九年,下至当代,代不乏人。如东汉《鄐君开通褒斜道摩崖》记述了汉中太守鄐君受诏承修褒斜道,开通褒斜道二百五十八里;汉桓帝建和二年的《石门颂》是汉中太守王升感念同乡杨孟文倡议复通褒斜道的功绩而镌刻的。这些石刻内容往往反映当时的史实,记录了涉及社会、自然方方面面的数据,成为考证史实的重要资料。通过这些石刻的记载,为研究褒斜道的通塞变迁提供了弥足珍贵的资料。

  石门石刻大多凿于山谷崖壁之上,与周围优美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从而形成了随意、自然、无拘无束的艺术风格。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已提到石门内的石刻,可证石门石刻得名之早。宋代金石之学开始兴起,欧阳修、赵明诚等在著作中又著录了《石门颂》。清代碑学大兴之时,石门石刻的艺术价值被更多阐明,尤其是碑学巨匠康有为《广艺舟双楫》中把石刻书法分为六个等次,最高等次者称为“神品”仅列三种碑刻,《石门铭》为其中之一,可见其极为推崇石门石刻。近代以来石门石刻研究的热浪,更使石门石刻声名远播。

  自秦汉对褒斜道进行大规模修筑以来,此道成为南北通衢,人流要冲。褒斜道沿途的邮亭驿站,是维系其全程通途的必备设施,在政治军事行动、经济文化交流、民间相互往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千载栈道之旅,产生了以“石门十三品”为代表的众多杰作。1969年石门修水库,因石刻在蓄水线下,汉中市将“石门十三品”完整地切割下。保存于汉中博物馆展出。

  褒斜道不仅是一条交通之路,亦是一条诗歌之路、文化之路。

   记者手记

   一条古道的伸展

  古褒国与夏商周中原王朝的交通道路就是褒斜道,褒斜道开通于商朝,发展于西周,为春秋战国时期栈道的出现奠定了基础。秦汉时期的褒斜道是国家心脏地带关中通向汉中、蜀中的官驿大道,是秦蜀“天府之国”的经济大动脉,而褒中县城(古褒城)恰好是这一条国道线上的咽喉。唐宋时期,在褒国都城所在地设立的县名为褒城县,虽然秦蜀之间的国道改线为陈仓、凤县、汉中,但仍名之为褒斜道。明清时期褒城县相沿不改,只是将唐宋褒斜道更名为连云栈道,古褒城在南北交通中的地位丝毫没有下降。因此,古褒城见证了秦蜀古道的千年沧桑,是褒斜道得名并发展的桥头堡。

  生态文化学者党双忍研究秦岭数十年,因为职业关系足迹遍布秦岭南北,他在文章中这样写着:1952年建成宝鸡—成都(宝成)铁路,人类第一次有铁路穿越大秦岭,人们形象称之为“钢铁蜀道”。2017年12月6日,首条高速铁路——“高铁蜀道”建成通车。西成高铁开通后,西安—成都通行时间由16小时缩短至3小时。“高铁蜀道”以“隧道群”形式穿越秦岭,大秦岭中的“西成高铁”,宛若一条隐藏在中国深处的“秘密道路”。然而,现在是过去的延展,当代交通是古代交通的升级,真正称得上“秘密道路”的,不是穿越大秦岭的当代高速铁路、高速公路,也不是现代公路和现代铁路,而是穿越大秦岭的古道系统。斗转星移,沧海桑田,曾经繁忙的大秦岭古道系统,如今已经成为可以面向世界“申遗”的“文化遗产”“文物古迹”,成为尘封在中华民族的记忆深处的“秘密道路”,成为隐匿在绿水青山深处之中的“秘密道路”……

  褒斜道中蕴含的文化,只是绿水青山的秦岭深处一部分,如今,“蜀道难”已经成为历史,现在的人们穿越秦岭,或休闲放松,或访古探幽。挖掘历史展示文化,对于认知秦岭,增强自信,保护人类共有的生态家园和精神家园意义重大。(记者郭青)

编辑:王嘉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西安网”的文字、视频、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xiancity.cn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