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美兰:在艺术人生的道路上 我有你们的陪伴
家庭,不仅是夫妻恩爱,白头偕老的长相厮守;也不仅是尊老爱幼,其乐融融的和谐氛围。家,意味着责任、奉献、宽容和理解,一个幸福的家庭,应当是一个互助互爱、热爱生活、追求上进的家庭。要让家庭幸福之花常开,需要每一位成员为“她”培土、施肥、浇水,需要阳光的照耀和雨露的滋润……
伉俪情深 不离不 弃
1995年1月18日,府谷县文化馆的二人台演员刘美兰与丈夫刘治国走进了婚姻殿堂,刘治国是府谷县市政管理所一名普通工作人员,两人兢兢业业工作之余,百般孝敬父母,全心全意经营着自己的小家庭。在别人看来,这个小家庭总是充满了欢声笑语,令人羡慕。但是好景不长,2001年8月,巨大的灾难降临到这个原本幸福美满的家庭,刘治国由于工作长期劳累积劳成疾,被确诊为尿毒症晚期。经医院研究,要想挽留他的生命,唯一的方法是换肾,可是做肾移植手术的费用就要30万元,术后还需要定期服药复查,这些费用从哪里来呢?
面对这样的困境,刘美兰没有被吓到。她带着丈夫四处奔波,到处求医,但治疗效果几乎为零。眼看丈夫脸色越来越苍白,水米不进,骨瘦如材,身体里的毒素越来越多,医院已经下了几次病危通知,必须做透析治疗。做透析的费用是昂贵的,为了节省钱,刘美兰省吃俭用,舍不得给自己身上花一分钱,就连吃饭也常常是等丈夫吃完,自己才吃点冰凉的剩菜剩饭充饥,日子长了,经常是胃疼胃酸难以忍耐……面对着被病痛折磨的丈夫,她的心都碎了,常常一个人默默地流泪,巨大的压力使她不到一年时间头发白了许多。
刘美兰一边陪丈夫看病治疗,一边还得背着他四处借钱、筹钱,这样的日子整整维持了一年。2002年,在县委、政府和社会好心人士的共同帮助下凑齐了手术费,6月,刘治国在北京解放军总医院做了肾脏移植手术,手术很成功,生命保住了。然而手术后每月八、九千元的医药费、检查费又很让刘美兰发愁……她为了多挣几个钱,不顾自己国家二级演员、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二人台传承人的身份,跑去婚丧喜宴的场合唱歌,她不怕辛苦不怕别人笑话,风里来雨里去,有时候大年初一就开始给一些厂矿企业去拜年唱歌挣钱。面对生活,坚强乐观的人是不会被困难压倒的,为了丈夫,为了家庭,刘美兰咬紧牙关扛过来了。时光飞逝,不知不觉中丈夫成功接受换肾手术已经12年了,身体状况也越来越好,这个原本和睦快乐的家庭,在贫病交加中依然无时无刻散发着幸福的味道。
孝老爱子 相亲相 爱
刘美兰与丈夫刘治国自从结婚以来就和公婆同住,18年来他们互敬互爱。公婆没有女儿,视刘美兰为亲生闺女,刘美兰也把他们当自己的父母对待。可是随着老人年龄增长,唠唠叨叨的话也就多了,有时还时不时的对生活琐事进行埋怨,对此刘美兰总是一笑了之,包容忍让,从未与公婆高言过。公公今年75岁,患有脑梗有6、7年时间了,生活不能自理,出于对他们夫妻两人工作繁忙的理解,婆婆主动承担起照顾公公的任务,不给儿子媳妇添加麻烦,让他们少操心。但婆婆患有糖尿病,常年离不开药罐子,血糖一高就会有突发病,整天要和医院打交道,只要电话一响起,常常正在工作的刘美兰便会放下手头工作,立马回家送婆婆去医院,陪检查、化验、直至康复回家。俗话说“百善孝为先”,作为儿子儿媳,刘美兰和丈夫时刻牵挂着父母,只要能腾出点时间,有点精力,他们便尽一份做儿女的孝心,尽力在生活上给老人们最好的照顾。婆婆家生活在农村,时有乡里亲戚来找她办事情,每次见面接待她都是热情接应,尽力帮忙解决问题,邻里乡亲都夸刘美兰是个好媳妇,为此她在2011年被府谷县妇联和榆林市妇联分别授予了“好媳妇”光荣称号。
幸福的一家(左一、左二)刘美兰公婆 (右二)刘美兰(右一)丈夫刘治国
刘美兰夫妻只有一个女孩,今年18周岁了,是府谷县职业中学二胡专业的一名学生。孩子在艺术方面很有天赋,自2010年开始学习二胡,在母亲的艺术熏陶和严格要求下,她不管回家多晚、多累,每天睡觉前都会坚持练习2个小时二胡,而刘美兰总是放下手头的活在旁边陪练,在音准和节奏方面及时给予指导。孩子持之以恒、不怕苦不怕累的信念是母亲传授给女儿的宝贵财富,这为她学习二胡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为今后生活道路照亮了方向。女儿不断取得优异的成绩,名列专业前茅,是学校老师们喜欢的优秀学生,为了不断提升自己的二胡水平,目前她又积极准备二胡8级考试。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是孩子学习的榜样,刘美兰用言传身教让女儿明白在做人和追求艺术事业上要克服困境,迎难而上,用勤奋赢得成绩,用勇气面对难题。
艺术人生 梦想实 现
1991年府谷县文化馆决定创建一个业余歌舞团,在各县市公开招聘演员。刘美兰凭借扎实的功底,细腻的表演及独具特色的民间二人台艺术魅力,被优先选聘到府谷县文化馆,成为一名国家正式干部,这是她演艺生涯的一大转折,也是开始实现艺术梦想的新起点。作为一位追求上进的女青年,刘美兰倍加珍惜每次机会,她认为唱好一首民歌,演好一台二人台节目,不光是对自己演技的锤炼,也事关单位的形象、领导的重托。因此,无论安排什么样的角色,演唱哪首民歌,她都白天认真排练,晚上回家仔细琢磨,常常是饮食作息没有规律。在一年四季繁忙的演出任务间隙,她还常常下乡搜集民间歌谣,学习民间艺术,将生活中富有趣味的小故事、小场景创作到艺术作品中,使二人台创作更加生活化。
令人欣慰的是,付出的辛劳没有白费,刘美兰通过出色的演技和深厚的演唱功底得到了观众、专家和领导的认可,多次代表府谷县参加各省市的艺术大赛,赢得了荣誉。她在2004年CCTV“清逸·佳雪杯”西部民歌大赛中她获得了金奖;2006年又代表陕西电视台参加“西北五省区”《中国春天》春节晚会;2004年——2006年两次参加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中国记忆》榆林信天游音乐会;2007——2008年度分别在辽宁沈阳音乐学院,北京大学,国家行政学院参加陕北民歌·二人台交流艺演;2007年出版发行二人台个人专辑《吟唱黄土情》;2009年获第二届中国呼和浩特,二人台民歌大赛一等奖;2011年5月26日代表中国音协出国匈牙利参加《21世纪国际艺术节2011“中国之夜”演出》; 2012年5月参加上海国际音乐节《中国记忆》陕北二人台专场演出,以一曲如泣如诉的《走西口》搏得了中外观众的的一阵阵掌声。
演出中的刘美兰
刘美兰深深地热爱二人台这门艺术,她本着以人为本,求实创新的理念,积极争取上级部门加大投资力度,把二人台唱腔培训班办的有声有色,为国家、为社会输送着一批批杰出的优秀二人台艺术人才,使《府谷二人台》这朵陕北大地上的艺术奇葩在全国乃至世界上绽放愈加绚丽光彩。
人生如戏,主角、配角都是自己。戏如人生,认真演艺自己的完美主义。刘美兰过着普普通通的百姓生活,从事着普普通通的基层文化工作,但却拥有着极为不普通的人生阅历和无尚荣誉,她用自己的乐观和毅力吟唱着一曲久久回荡在耳旁、令人陶醉的动人旋律。家是每个人依赖的港湾,是我们事业奋斗的依托,家意味着团结一致,共同迎难而上,经历过风风雨雨后,全家人共同坚定信念,相互鼓励,相互搀扶,走过人生绚丽多彩的每刻时光,留下一段又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这就是家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