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掘创新活力源泉 联盟共赢绿色未来

25.11.2014  13:05

核心提示:陕西省猕猴桃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将通过互利互换的方式,解决承包地块的零碎化问题,培养一批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经营者,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共同发展的农业经营方式的创新。

[秦岭鲜都·至尊绿生活]
  
  

开掘创新活力源泉  联盟共赢绿色未来
  
  ——访西安市猕猴桃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宋金典
  
  主持人  本报记者  王镜榕
  图片说明:西安市猕猴桃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
秦岭鲜都生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宋金典向媒体介绍联盟发展目标和规划
        主持人语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要素价格、各类创新要素配置的导向作用。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大型企业创新骨干作用,激发中小企业创新活力,推进应用型技术研发机构市场化、企业化改革,建设国家创新体系。
  
  陕西是猕猴桃原生地,改革开放以来,陕西秦岭北麓、秦巴山区已建成世界猕猴桃种植面积最大的集中产区。其中,西安市猕猴桃产量占到全省一半,占全球四分之一,是全省乃至全国猕猴桃产业的重要主导力量。然而,长期以来,和国际知名的新西兰猕猴桃产业相比,我国猕猴桃产业的科研实力和产业化运营以及国际化品牌推广与市场竞争方面还存在很大差距。
  
  在此背景下,2012年11月30日,由我国猕猴桃产业的新锐领军品牌,秦岭鲜都生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17家单位发起的西安市猕猴桃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简称:联盟)成立,旨在形成合力破解长期制约陕西猕猴桃产业做大做强的发展“瓶颈”,进一步提升我国猕猴桃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值此联盟成立一周年之际,本报记者特别采访了联盟理事长宋金典,请他结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介绍了有关联盟成立以来的发展情况。
  
   主持人:您能否为我们介绍一下联盟的成立是基于怎样的战略考虑?
  
   宋金典: 近年来,西安市大力发展猕猴桃产业,截至目前,猕猴桃栽植面积达40万亩,产量35万吨,面积和产量占全省一半,全球四分之一,境内已经形成了秦岭北麓猕猴产业带,猕猴桃成为了西安农业主导产业之一,并引领着全省和全国猕猴桃产业的发展。但是西安市猕猴桃产业在快速发展和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依然存在着科技含量不高,科技服务体系不健全,生产标准化程度较低,栽培管理技术不规范,果品质量不高,高端果品比例不大,优质果率低等“瓶颈”性问题,严重制约了西安猕猴桃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为了推进西安猕猴桃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破解这些“瓶颈”问题,以现代新农业企业集团秦岭鲜都生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为理事单位,我担任理事长的陕西省猕猴桃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于2012年11月30日成立。
  
  联盟整合了17家联盟成员单位科技资源,加强产、学、研的紧密结合,共享实验数据和研发成果,提高研究开发效率,加快示范推广进度,推动猕猴桃产业重点技术突破,形成产业核心技术标准,支撑和引领产业技术创新,形成猕猴桃的产前、产中、产后的技术创新链。
  通过选育新品种、集成规范化栽培技术、推行专用花粉授粉技术、溃疡病防治技术及无公害储藏保鲜技术为重点,逐步优化全市猕猴桃品种结构,推广规范化栽培技术,破解猕猴桃产业发展的“瓶颈”性问题,提高猕猴桃的核心竞争力,促进西安和全省的猕猴桃产业健康发展。
  
   主持人:联盟成立一年来取得了那些比较突出的成果?
  
   宋金典: 在陕西省科技厅、西安市科技局领导的倡导和支持下,陕西省猕猴桃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历经一年时间,已成长壮大。为推动猕猴桃技术创新,配合做大做强猕猴桃产业,联盟成立后确定了四项工作任务:
  
  一是聚集科技资源,开展技术合作,建立公共技术创新平台,构建猕猴桃产业发展相适应的技术创新体系;
  
  二是围绕猕猴桃产业发展中的关键问题,开展联合攻关,突破一批共性关键技术难题;
  
  三是实施技术转移,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培育一批创新型猕猴桃龙头企业;
  
  四是开展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建设,推广新品种、新技术、辐射带动全省猕猴桃产业技术进步。2012年陕西省统筹科技资源创新工程重点专项“猕猴桃产业提升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基地建设”的立项实施,联盟大部分单位参与了项目实施,使联盟技术创新联合更加紧密。
  
  此外,一年来,联盟还开展了多项技术创新活动:
  
  2012年12月23日,在周至宾馆,西安市猕猴桃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陕西省西安猕猴桃试验站联合举办“猕猴桃溃疡病防治学术研讨会”。联盟栽培防病专家组,联盟成员单位技术人员,以及猕猴桃主产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共60余人参加了会议,进行了为期一天学术研讨。届时,雷玉山研究员主持修订了《猕猴桃溃疡病防治技术规程》,印发全省试行,为有效防控溃疡病发挥了积极作用。
  
  联盟不定期的特邀部门专家在一线进行技术培训、技术咨询和技术指导,举办猕猴桃技术培训班3期,培训果农200人次,现场咨询人数超过100人次。
  
  近期,联盟正在筹备举办“猕猴桃提质增效技术研讨会”,预计人数将超过100人。准备征求相关企业技术需求建议,联盟聘请专家,组织开展技术攻关。
  
   主持人:秦岭鲜都做为陕西省猕猴桃产业龙头企业,在联盟创新发展过程中承担了那些责任,做出那些突出贡献?
  
   宋金典: 在猕猴桃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陕西省猕猴桃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成立对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秦岭鲜都生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作为理事单位,也作为陕西猕猴桃的龙头企业,应积极进取,努力创建,将企业打造成为猕猴桃领域的创新型企业,充分发挥好理事长单位的带头示范作用。且以猕猴桃产业的技术创新需求为导向,以形成猕猴桃产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以企业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围绕产业技术创新链,运用市场机制集聚创新资源,从而实现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等在战略层面有效结合,共同突破猕猴桃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加快构建猕猴桃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提升猕猴桃产业核心竞争力。
  
  为了将工作落实到位,切实为产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秦岭鲜都生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作为理事长单位应做好三方面工作:
  
  第一,切实做好组织协调工作。督促成员单位按照联盟的规划要求,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产业资源有效利用,在分工协作的基础上依托优势单位开展研究攻关,分工协作,采取多种方式促进研究成果和知识产权的共享。
  
  第二,切实做好市场开发和科技成果转化。加强合作研发,实施技术转移,加速科技成果的商业化运转,积极培育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的企业。
  
  第三,切实做好新产品、新技术的推广工作。积极开展猕猴桃栽培、贮藏科技示范基地建设;积极促进猕猴桃新品种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辐射带动全市猕猴桃产业的发展,全面提升猕猴桃产业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
  
   主持人: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农业改革的多项举措,结合本次会议精神,您怎么看待联盟的发展前景?
  
   宋金典: 刚刚闭幕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成为近期国内外关注的焦点,全会提出了多项改革举措,但最大的热点非“农”莫属,创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三中全会提出,“让农民拥有更多的财产权,就要有这样一种尝试,让宅基地、农民的自留地、农民的承包地能够以某种形式在市场上流转,形成经济收益。”很明确地提出开放承包土地在市场上的流转,这种“土地流转”的发展机遇,可能甚至超过当时改革开放之初的活力,其发展的空间也是绝无仅有的。
  
  “集约才能形成规模生产,而合作更能带来新的生产力”。这种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应当是集约经营农村土地,走农业产业化道路。“这不仅是农民的迫切诉求,也是中国农村走向小康的必经之路”。
  
  陕西省猕猴桃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将通过互利互换的方式,解决承包地块的零碎化问题,培养一批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经营者,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共同发展的农业经营方式的创新。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把农村、农业、农民问题放在重要位置,这将是新农业及创新联盟的发展趋势。在利民的政策下,陕西省猕猴桃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将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和共享,整合全市猕猴桃科技资源,形成合力,打造国内一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猕猴桃产业科技价值链体系,为我国猕猴桃产业的转型升级与健康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本文来源:企业家日报 )

陕西艺术幼儿园新学期伊始全员开展内控培训
按照省财政厅关于加强内控制度建设的工作安排,财政厅
旬邑县开展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试编工作
为完整地反映我县政府资产、负债、收支等财务状况,财政厅
白水县召开财税工作座谈会
为了进一步做好组织收入和税收保障工作,近日,财政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