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的前世今生

10.11.2015  10:04
核心提示: 现在是北京时间X点整。”这样的报时声,我们已经非常熟悉。北京时间,也是中国人十分熟悉的一个概念。那么,北京时间是怎么来的?

“现在是北京时间X点整。”这样的报时声,我们已经非常熟悉。北京时间,也是中国人十分熟悉的一个概念。那么,北京时间是怎么来的?

清代靠晷影漏刻测太阳运行

大约100多年前,大多数中国人还是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他们的时间概念,基本上就是看看太阳在天上走到什么位置了,根本不需要有多么精确。而在人口稠密的大城市中,官府会敲鼓或击钟来向市民宣告时刻的变化,在小一些的城市或街道,值班的更夫用敲梆子来提示时间的演进。听不到梆子声,听听家里饲养的公鸡已经啼叫了几遍,人们也能大致判断出时间已经到了哪个时辰。

官府则是通过晷影漏刻来测量的。这样测出的时间,就是当地太阳运行的时间。

据郭庆生先生《中国标准时制考》一文中说,清代的编历授时工作由钦天监负责,至大清覆灭,他们一直使用晷影漏刻测时报时,这样测得的时间,当然是北京当地太阳运行的时间,用术语来说,就是北京地方视太阳时,而颁发通行全国的历书——《御定万年书》,也是按照北京地方视太阳时计算出来的。

西方工业革命催生时区划分

对时间测量的精确要求,是伴随着工业革命的需要产生的。在《为什么格林威治时间是世界标准时间?》一文中,对西方人划分时区的做法,有着很有趣的描述。

现代时间标准的建立,离不开准确的钟表。最早能持续不断工作的机械钟,出现在14世纪初期欧洲的修道院,以满足僧侣们准时祈祷的需求。这种钟十分笨重,只有时针,用整点报时的方式宣布时间。由于精度有限,僧侣每天至少要对时两次。随着技术的完善,机械钟的精确度不断提高,1475年第一次出现分针,但直到1665年才将时间精确到秒。

火车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时间观。铁路发展30年后,1839年,出现了第一张火车时刻表。这是一种全新的管理方法,整个流程精确到分钟。这一时期,另一件重要的发明也诞生了:电报。电报能跨越遥远的距离即时通讯,使得与格林威治标准时间的校对变得准确可行。1854年,通过电报线路,格林威治天文台与东南铁路站台相连,能准确地传递天文台时间信号。1860年,英国的主要城市都能由电报线接收格林威治的报时信号。

在铁轨和电报线路大规模建设的帮助下,交通与通信网密集的相连,变得越来越复杂,对时间误差的容忍度越来越低。铁路公司开始强硬要求经过的城镇,都修改为伦敦(格林威治)标准时。一些城市的居民为了交通和电报的方便,发起了“与伦敦时间一致”的请愿活动。

1855年,不列颠岛与爱尔兰98%的公共时钟调整为格林威治时间。这是第一个将时间统一的国家。1884年,经美国提议,41个国家参加了华盛顿的国际经度会议,通过了格林威治所在经线为本初子午线,180°经线为国际日期变更线,格林威治天文台时间为标准时,建立全球时区的方案。

时区观念19世纪末传到中国

从明代起,就开始有外国传教士将钟表带入中国进贡给皇帝。清代时,清廷宫殿里的外国钟表摆得琳琅满目。但这些时钟始终也只是皇亲贵族们的玩意儿,并未对社会生活产生真正的影响。

随着鸦片战争时期上海进出口贸易日益繁忙,外滩上的海关大楼应运而生。而在这座大楼的楼顶上就镶有一面西式大钟,因为来往的船只需要一个统一的标准时间来指挥。

1884年,在华盛顿召开的“国际子午线会议”上,首次确立了在世界范围内时区的划分方法。格林威治标准时将整个地球分成了24个时区,而中国大部分的繁华地区,即中国的东部沿海地区都在东八区(即以东经120度经线的时刻为标准)。大约19世纪末,中国的沿海口岸也开始改用格林威治标准时,即东经120°的标准时来计时了。当时人们把这个时间标准称为“海岸时”。

到1902年的时候,中国海关就提出以这个“海岸时”作为中国的标准时间。1902年,掌管中国海关的“总税务司”还是英国人赫德。而制定中国的标准时间这种事情绝对属于中国政府的主权,由“海关”来制定实在是不合适,于是也只能说得含含糊糊:“海岸时”只在东部的各海关口岸实行,而在其他地区特别是农村内地,“其时区范围未经规定”。然而,当时的铁路系统,以及长江一带经济繁华地区,显然也开始实行“海岸时”了。

民国时期划分为五个时区

到了民国七年即1918年,当时的中央观象台提出划分全国为五个时区:中原时区:以东经120度经线之时刻为标准,包括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湖北、湖南、广东、河北、河南、山东、山西、辽宁、黑龙江及内蒙古之东部,可以看出,这个“中原时区”实际就是今天的格林威治时间的东八区,也就是“北京时间”;陇蜀时区:以东经105度经线之时刻为标准,包括 陕西 、四川、云南、贵州、甘肃东部、宁夏、内蒙古中部、青海等;回藏时区:以东经90度经线之时刻为标准,包括内蒙古、甘肃、青海及当时的西康西部、新疆及西藏之东部;昆仑时区:以东经82度半经线之时刻为标准,包括新疆及西藏西部;长白时区:以东经127度半经线之时刻为标准,包括吉林及黑龙江东部。可以看出,中原时区、陇蜀时区、回藏时区都是整时区,而长白时区、昆仑时区是半时区。

1928年,中原标准时的应用也不断扩展。1935年3月,交通部令全国电报局一律改用标准时,并令上海无线电报局及南京有线电报局分任每日广播之事;南京电报局每日11点30分左右对时一次。海关、电报总局、铁路局以电报将标准时刻传递到各地所属机构,在大城市如上海、天津、南京、北平等地,车站、码头、大银行、大机关及繁华市区街道,多置有大钟(时称标准钟)为一般市民提供时间服务。

1939年3月9日,抗战中的国民党政府内政部在重庆召集“标准时间会议”,对以前的五时区方案做了少量修改,并决定于1939年6月1日起实施,但同时决定“在抗战期间,全国一律暂用一种时刻,即以陇蜀时区之时刻为标准”。

“北京时间”中的 西安 故事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后,“中原标准时”称谓已不合时宜,新中国广播报时需要一个色彩鲜明、通俗上口的新名称,这就为“北京时间”的出世铺平道路。“北京时间”的问世及随后取代五时区计时的旧制,是中国近现代时间计量的重大事件。

1949年9月27日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定都北平,改北平为北京”的决议。同年10月7日西安人民广播电台称:“本台时间以北京时间为准”。同一天,北平新华广播电台改名为北京新华广播电台。

原属陇蜀时区的地方政府陆续声明采用北京时间。1949年11月2日,西安市政府通知:“本府征求各方意见,为与全国各主要地区时间一致,自本月三日起,停止使用陇蜀时间,改用北京时间。”成都市1949年12月27日解放,也在其后十余天内宣布使用北京时间。1950年初,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短短几个月内,全国各地除新疆、西藏外,实际上全都采用北京时间为统一的时间标准。而现在,我国新疆地区会同时使用乌鲁木齐时间(东经90度标准时)和北京时间两种标准。

首席记者石喻涵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