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潼区深入开展植绿行动 新增城乡绿化面积7.7万亩

25.05.2015  18:19

风王沟上游乔灌草型封育成效。

    西部网讯 近年来,临潼区深入开展“三年植绿大行动、森林城市看临潼”活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优化城乡生态环境,取得了显著成效。已累计完成投资9亿元,新增城乡绿化面积7.7万亩,呈现出区内生态建设发展史上资金投入最多、建设速度最快、生态提升最大、社会关注度最高的特点,在区委区政府的强力领导下,演绎了一场“了不得、不得了”的绿色革命。

     理念新—— 敢想

    临潼地处陕西关中平原腹地,是古都西安的东大门。从周秦至汉唐,一直为京畿之地,是我国自然景观、人文景观资源十分丰富的旅游城市。生态状况脆弱,显然跟这个汇集了诸多国家级景区的城市不能相匹配。2008年起该区相继启动了骊山北麓森林植被恢复、东部台塬绿化、六道绿化、森林城市建设等一大批生态工程,把生态文明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一位分管林业工作的副局长回忆当初启动骊山北麓植被恢复工程的感受时用了“不得了、了不得”六个字来概括。“这么大的工程,投入这么大,万一不见效,那可真是个不得了的事情,可一旦成功那必然是一件造福临潼70万群众和子孙后代的一件了不得的事业!”。

    7年间,林业生态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森林覆盖率从2000年的12.7%提高到25.2%,送水上山、铁腕治违,让26座山头重新披上了绿装,累计种植850万株树,意味着临潼为西安850万市民每人在骊山种了一棵树,如今当你驱车来到临潼,处处绿茵环绕,“骊山回望绣成堆”的历史美景再次呈现,每每听到外地客人的啧啧称赞,都让这里生活的人倍感欣喜。

     模式新——敢闯

    “骊山北麓森林植被恢复”工程以27.5公里长的直观坡面绿化美化为主要任务,规划造林绿化面积4.6万亩,总投资约5亿元。钱从何而来?临潼的答案是: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市场运作,即政府从绿化一线“回撤”,重心放在规划制定、监督考核和天然林的养护管理上,所有重点项目全部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资金报账制和项目竞争制,然后通过公开招投标的方式,吸引民间资本和企业参与实施具体的绿化工作。

    在这样的思路引导下,2008年西安市园林绿化总公司通过招投标取得了骊山北麓2000亩荒山的绿化项目。

    项目经理关东道出了其中的道理:“现在是先干,审核通过了才给钱,而且要主动申请了才让干。”其区别就在于以前很粗略,按每治理一亩算多少钱。现在是每亩要种多少株、成活率多少、打多少条竹节沟、挖多少草穴,逐项规定,清清楚楚。

    同时,坚持“造管并举、一栽就管、一管到底”的方针,不断巩固造林绿化成果。建成了覆盖全区的森林资源管护网络,目前,全区设立集体林管护站8个,划分森林管护责任区72个,常年聘请护林员83人,落实管护面积19.4万亩。对护林人员全面实行合同制管理和考核考评。区财政每年预算内安排森林资源管护费100万元,用于管护人员工资及公共管护支出。

     措施新——敢为

    就在骊山北麓植被恢复工程日见成效的同时,该区进一步提出“三年植绿大行动,森林城市看临潼”活动,目的就是要让临潼915平方公里处处逢绿,进而向国家森林城市迈进。为此,该区聘请国内一流设计单位研究编制了《西安市临潼区城乡绿化规划》、《西安市临潼区杂果经济林基地建设规划》等绿化规划,为指导和统领全区林业生态建设工作提供了科学严谨的规划保障。

    临潼过境公路,区、街路网四通八达,为了把遍布城乡的“六道”作为生态建设格局中的网络和骨架,该区按照绿化与道路同设计、同施工、同养护的要求,实现了建成一条路、绿化一条路的目标。截至目前,西潼、西禹高速公路81.4公里绿化带已郁闭成林;西临城市快速干道、关中环线、108国道等过境道路已累计完成绿色廊道建设55公里;全区538公里的区、乡、村道路共计栽植各类苗木48万余棵,累计造林面积达5000亩,道路绿化率100%。城区新建大唐华清城、凤凰池生态谷、鹦鹉寺公园、芷阳广场、鸣犊泉生态公园5座,绿地小广场4个、改造提升9个,绿化城市主次干道39条,完成20处屋顶绿化、12处1.2万延米垂直绿化,建成园林式单位43个,园林式社区8个,建成区绿地面积已达到560万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已达到38.7%,绿地率达到32.18%。为城市居民和国内外游客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如今一座“城在林中、路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的现代生态森林城市跃然眼前。(高毅 王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