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长安》“二十四节气”姊妹篇 “十二月花令”之二月杏花——杏花村里的那抹清明哀思

05.04.2023  09:46

  

   杏花

   唐﹒罗隐 〔唐代〕

  暖气潜催次第春,梅花已谢花新。

  半开半落闲园里,何异荣枯世上人。

  “二十四节气”的姊妹篇“十二月花令”又来了。继梅花之后,又一种月令花应时开放,或漫山遍野,或一枝独秀,繁花秀色,胭脂万点。在百花次第开放的仲春时节,杏花独占风情,粉墨登场,这个月又称杏月。西安综艺广播《书香长安》和西安网的朋友们,大家杏月好。

  杏花是中国传统花木,有着数千年的栽培历史,几乎伴随着中华文明史,后来传入欧洲先秦文献多有记载:

  《管子地员》“五沃之土,……,其梅其杏,其桃其李”;

  《礼记内则》:“桃李梅杏,楂梨姜桂”;

  《庄子》:““孔子游于缁帷之林,休坐乎杏坛之上

  据说梵高送给刚出生侄子的受洗礼物,是唯一一幅让他高兴的画,也是家族“唯一不肯出售的画作”,他画的就是杏花。这春天里最早开花的果树,向人间预告新生命的开始。

  杏花喜光随和,对土壤不苛刻。它的花朵通常先于叶子开放,并且具备一个独特的技能——变色。含苞待放时,呈艳红色,随着花瓣的伸展,色彩渐渐由浓转淡,待凋落时已是娇白如雪。杨万里的五绝诗就描写了杏花如雪似胭的变色之美。

   芗林五十咏·文杏坞

  宋﹒杨万里 

  道白非真白,言红不若红。

  请君红白外,别眼看天工。

  跟唢呐一样,杏花也可以呈现悲喜两种不同的情绪,这是它的魅力所在。“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初春的雨恰逢清明的哀,牧童指向的杏花村寄托了离人之思,故土之恋。唐代长安诗人杜牧的这首诗,经历一千年的风雨传诵至今。不同于梅兰竹菊的君子之态,杏花给人的第一印象总是蜂围蝶舞春意闹,胭脂霞粉掩风流。

   游园不值

  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这首最著名的杏花诗挑明了杏花开时春天到的时令感,红杏的奔放与艳丽让人浮想联翩,“一枝红杏出墙来”满溢着不能言说的暧昧;柳永就曾以杏花比拟风尘女子,写出花和人的千娇百媚;清代李渔在《闲情偶记》里给毫不留情,给杏花别样的定义——“余尝名为风流树”;《金瓶梅》里也不乏杏花的风情:“金勒马嘶芳草地,玉楼人醉杏花天”;《红楼梦》里甄家丫鬟娇杏的无心回头,顿时让贾雨村神魂激荡,一场乌龙以为知己;《西游记》里的杏仙“妖娆娇似天台女,不亚当年俏妲己。”的惊世美颜,让她成为取经路上“最难忘的美女”之一。

  杏花还与“金榜题名”有关,它隐含着古代读书人的进阶之路。这幅对联深深印刻在士子心中:“何物动人,二月杏花八月桂;谁人催我,三更灯火五更鸡。”对于天下学子来说,寒灯苦读的终极目的不仅是修身齐家,还有治国平天下。林黛玉曾经调侃贾宝玉“你这一去,可定是要蟾宫折桂去了!”蟾宫折桂,是指科举乡试是在桂花飘香的八月,而更高一级的会试则在杏花闹春的二月。只有顺利通过这些考试,科举考生才有资格参加最高级别的殿试,向进士冲刺,状元及第才有了可能性。唐诗中常常提及到的“杏园集宴”,就是贺人及第的开心聚会,文人砚台上也常常刻有“杏林春燕”字样,对前途的迫切期待和美好向往都凝聚在春雨杏花之中。

   偶题

  南宋˙张良臣

  谁家池馆静萧萧,斜依朱门不敢敲。

  一段好春藏不住,粉墙斜露杏花梢。

  杏月里的二十四节气:惊蛰 春分

  中国人自古对花卉有特殊情结,春秋时期就出现了充满神秘色彩的百花传说,农历中十二个月份对应十二种花卉,各有主司花神。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杨贵妃与杏花自有一段渊源。安史之乱发生后,唐玄宗带着杨贵妃逃至马嵬坡下,遭遇兵变,在“万军不发无奈何”的情况下,杨贵妃自缢于佛堂前的杏树之上。叛乱被平定之后,唐玄宗立即派人去移葬贵妃遗骨,却发现当初的坟冢遍寻不着,惟见马嵬坡下一片杏林,雪白的杏花迎风飘舞,宛如佳人生前模样,故人们传说杨贵妃已经在仙界被封为“杏花花神”。

  杏花的另一位司花女神是有“咏絮之才”美誉的东晋谢道韫。她是历史上著名以少胜多“肥水之战”总指挥—— 宰相谢安的侄女。她嫁给了当时的豪门望族——琅琊王家,成为王羲之的儿媳。谢道韫不仅是著名的诗人,也是书法家,高冷飒然、风韵疏朗的品性与杏花有相似之处。后人评价她:“神情散散朗,故有林下风气。”但可惜红颜薄命,她的婚姻和人生既让人惊羡,又令人扼腕。丈夫王凝之虽然出身望族,但是才情平庸;晚年又遭遇孙恩起义,丈夫和孩子均被杀害,谢道韫带领侍女,杀入敌群,手刃数人。后来她重归故里,寡居于会稽,一生孤独终老。她从诗词中款款走来,又如飘落的杏花般缓缓归去,留给我们的,只有一个历史的倩影。

  你以为花神都是女性吗?不一定哦。杏月就有一位男性花神,他就是被后世奉为“火祖”的燧人氏,他在夏天取枣杏之火煮食,带领部族告别茹毛饮血的时代,成为华夏人工取火的发明者,位居三皇之首,后人将他视为杏花花神。根据传传说,燧人氏和妻子华胥氏生下一对儿女,就是伏羲和女娲,从此部族繁衍,千秋万代。《华夏考源》一文里考证:在古代,“胥、夏等字相通,华夏就是华胥”,华夏文化很可能就是华胥文化。如今,华胥的故里和归葬地——蓝田县华胥镇依然保留有一大片杏林,也正暗合了这个亘古传说。

   【杏花赏花宝典】

  如今杏花遍布全国各地,花期不一,景色各异。网友花木君整理了全国知名的杏花赏景攻略,分享给大家:

  新疆野杏花,闻名甲天下:原始古老,恢弘壮丽。伊犁新源县吐尔根乡的杏花沟最为驰名,它是公元14世纪遗留的杏林,是全球目前发现最古老、规模最大、最集中的原始野杏林分布区,占地多达3万多亩,花期为4月初到5月初,景色极为壮观。杏花沟曾多次荣登《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封面,为新疆春天代表景点之一。

  塞北扎鲁特,山杏第一旗:山杏也是蔷薇科李属一种古老的原变种杏树,以内蒙古自治区扎鲁特旗较为知名。据报道,该旗共有山杏林380万亩,居全国旗县之首,号称“中国山杏第一林”。 每年4月中旬开放,花期5~7天,因南北相差两个纬度,使得山杏花从南至北次第盛放,漫山遍野,灿若云霞。

  东北佳木斯,杏花作市花:佳木斯市原本市花是野玫瑰,为了发展和推广杏树产业,在2020年,佳木斯人大决定把市花改为杏花,每年五月举办杏花节。佳木斯市位于黑龙江东北部,为我国陆地最东端的地级小城市,是中国最早迎接太阳升起的地方,素有“东极新天府,快乐佳木斯”之称,平均气温3℃,冬长夏短,春季短暂,杏花也是全国开花最晚的地区之一。

  长城赏杏花,千古两依依:每逢春天,八达岭长城一带数百亩的杏花绽放,古老的长城逶迤起伏,气势雄浑,诉说着千古兴衰;绚烂的杏花在山坡上俏然斜出,三五点缀,烂漫热烈。

  黄土高原上,杏花卓然开:黄土高原是我国四大高原之一,为华夏文明的发源地,杏花的最早记载就从这里诞生。黄土高原的杏花,无论乡村还是城镇,自然繁衍的杏树星罗棋布,遍地都是,几乎每个地区都有观赏杏花的景点。与新疆杏花沟漫山遍野不同,黄土高原的杏花呈现梯田式分布,层次感鲜明。每到春天,沟沟壑壑,崖上村落,窑洞山坡,到处都是怒放的杏花,犹如一幅立体的杏花图画。

  西安大雁塔,花神兼探花:我国不少和杏花有关的典故都出自长安。比如科举制度中的“探花郎”典故出处,就是唐代中举进士在大雁塔旁的杏园举办“探花宴”而来,如今依然有不少学子到西安大雁塔领略“杏园探花”的妙趣。“击鼓传花”最初是“羯鼓催花”,说唐玄宗在内廷击鼓,结果杏花开了,于是后来成为典故。

  孔庙赏杏花,杏坛思孔子:山东曲阜市孔庙,为中国文庙之最,为纪念孔圣人而建。孔庙之中有杏坛,为纪念孔子讲学而建。“杏坛”成为教育行业的雅称,源自《庄子·杂篇·渔父第三十一》:“孔子游于缁帏之林,休坐乎杏坛之上。弟子读书,孔子弦歌鼓琴。”如今孔庙杏坛栽植有杏花,春和景明,赏杏花拜圣人,不失为雅事一桩。

  医家杏林处,庐山董奉:古代医家也被称为“杏林”,医术高明被称为 “杏林神医”或“杏林春满”,其出处源自晋代道家葛洪的《神仙传卷十董奉传》。董奉,东汉医学家,与当时的张仲景、华佗齐名号称“建安三神医”。《神仙传》记载董奉在福建隐居时,老百姓找他看病,分文不取,只需栽种杏树,如此五年蔚然成林,后世便以“杏林”称谓医家。

  小桥流水人家,江南烟雨杏花:“杏花春雨”是描写春景的优美词汇,最早出自唐代诗人唐彦谦的诗句“云色鲛绡拭泪颜,一帘春雨杏花寒”。 后来“元诗四大家”之一虞集创作了《风入松寄柯敬仲》,其中有“为报先生归也,杏花春雨江南”,备受赞誉,广为流传,因而“杏花春雨江南”成为咏叹江南佳境的诗句。

   【关于杏花的那些古典诗词】

  杏花,是中国十二月花中的二月令花。花开灼灼,风姿绰约,占尽春风,古诗词中的杏花尽显风流,不信您看:

   杏花》唐˙薛能

  活色生香第一流,手中移得近青楼。谁知艳性终相负,乱向春风笑不休。

   《北陂杏花》宋˙王安石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途中见杏花》唐˙吴融

  一枝红杏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

  林空色暝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更忆帝乡千万树,澹烟笼日暗神州。

   眼儿媚·楼上黄昏杏花寒》宋˙阮阅

  楼上黄昏杏花寒。斜月小栏干。一双燕子,两行征雁,画角声残。

  绮窗人在东风里,洒泪对春闲。也应似旧,盈盈秋水,淡淡春山。

  【FM102.4西安综艺广播《书香长安》主播 蓝心】

编辑:刘伟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西安网”的文字、视频、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xiancity.cn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