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县教师杜锁娃:只要还有一个学生,我就要坚守
23.11.2015 14:56
本文来源: 教育厅
来源: www.snedu.gov.cn
渭南市华县华台教学点负责人杜锁娃正在给学生上课
自1980年被聘为民办教师至今,杜锁娃已辗转在高塘山区任教30多年,从意气风发的青年变成两鬓斑白的老人。因教书育人成绩突出,他连续多年被县乡政府和县教育局评为优秀教师,2014年9月还被渭南市评为“渭南标杆”。
用两三年薪水垫交学生学费和书费 由于工资待遇低、环境差等原因,同事们一个个调走或离职,妻子也不堪家庭重负离家出走,杜锁娃却依然坚守在三尺讲台。 因没有教师,杜锁娃曾一个人承担一至四年级的复式教学工作。“山区人没有文化,出门办事艰难,我要教好每个学生,一直到这里没有学生为止。” 杜锁娃遇到的第一个挑战不是如何上好第一堂课,而是如何确保学生按时领到课本。以前,他要步行30多公里的山路去高塘镇把书领回来,中间要翻越秦岭,还要蹚过40余条大小河流。他一般要提前两天动身,第一天赶天黑前落脚镇上,第二天早早到书店取书,再背着20多公斤重的书匆匆往回赶。最险的是1985年开春,秦岭上还覆盖着厚厚的积雪,背书返回时,他一脚没踩稳,连人带书滚落山谷,幸好被一根树枝挂住,才有惊无险。 两岔口小学是杜锁娃曾经待过的环境最恶劣的地方。学校辐射两个自然村,南北人家相距将近20公里,群山连绵,人烟稀少,河道遍布。近一半的学生上学要走十几公里的山路,一遇到雨雪天很多学生都上不了学。为此,杜锁娃将学校给他的房间隔成两间,砌了火炕和锅灶,为离家远的孩子提供食宿。“虽然教学之外还得给孩子们做饭,但是每天能看到他们齐刷刷地坐在教室里上课,我心里就踏实多了”。 那时山里人穷,经常有学生交不起书费和学费,杜锁娃就自己垫上,时间久了最后也都不了了之。那些钱现在可能不算多,但对当时的杜锁娃来说,可是两三年的薪水。
“要多让咱山区出人才” 几十年如一日,杜锁娃始终以“没有最好,只要更好”的态度做本职工作。他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学生因病没来上学,放学后他亲自到学生家里补课。几十年来,他家访的足迹踏遍了学校辐射的每个村落。 全草小学位于西峪腹地,学校到杜锁娃的家往返一次要走七八十公里的山路,翻山越岭,跨涧过河。为了不影响教学,杜锁娃常常一个多月才回一次家。家里的农活儿都扔给了父亲。学校在大山深处,购物很不方便,大雪封山时,忍饥挨饿是常有的事。如此艰苦的工作环境,杜锁娃一待就是20年,没向组织提过一次调动要求。他牢牢记着父亲的教诲,“要多让咱山区出人才”。 1989年春天,一连下了半个多月的大雪,眼看到了开学的日子,雪还下个不停,杜锁娃心急如焚,不顾家人劝阻,背着干粮,拄着一根削尖的棍子就上路了。山里的积雪齐腰深,风卷着雪粒直往脖子里灌。当他一步一滑走到岭北第一户人家时,天已经黑了。看见杜锁娃,村民惊呆了,赶紧生火给他取暖。他这才发现衣服上全是冰疙瘩,身体冻得快失去知觉了,腕上的手表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丢了。第二天下午终于赶到学校,校长又气又心疼,说他简直不要命了。
只剩两个学生,教学仍“一点都不含糊” “杜老师无论在哪个学校,从来不耽误学生一节课。”华县教育局干部李培林说。 从2009年开始,当地不少年轻人外出打工,把孩子也带出去上学了,华台教学点学生人数锐减。虽然只剩下两个学生,但杜锁娃教学却“一点都不含糊”。他每天依然按正常时间上下学,按课表开设语文、数学、音乐、写字、科学等多门课程,晚上还住校,看书、备课。“孩子们还小,人少了更好教,都能照顾到。不管怎么样,都要把课教好,不能把孩子耽搁了”。 “我女儿在山外面上过一段时间学,还没有哪个老师像杜老师这样对娃负责。”学生祝阳阳的父亲祝来成告诉记者。在他眼里,杜锁娃经常做的事其实都是家长做的事。学生渴了,他给烧水;天冷了,他生火给学生取暖;家长没时间接送孩子,他负责接送。 “人生最快乐的莫过于为学生真诚的付出。”杜锁娃在日记中写道,教师只有教好学生,让他们顺顺当当走向社会,才算尽到了自己的职责。 2015年,杜锁娃已经56岁了,他最大的愿望就是站好最后一班岗,“只要还有一个学生,我就要坚守在这里!” (责任编辑:徐绒绒)
本文来源: 教育厅
23.11.2015 14:56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
西安光机所有效载荷首次参与空间站科学实验
2022年10月31日,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