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陕西司法体制改革: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
“如今立案方便多了,需要提交的材料一目了然。”任先生说,实行立案登记制后,只要提供的材料齐全,法官当场就给登记立案。
与立案登记制改革一样,在当下我省司法领域,“改革”二字高频率出现,亮点多多,引人关注。
警务机制改革、户籍制度改革、检察人员分类管理、明确司法责任制、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法律援助制度改革……
从顶层设计到基层试点,从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到合理配置司法职权,从提高司法透明度到加大人权司法保障力度,两年来,一系列举措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
改革之路,蹄疾而步稳
司法体制改革的路线图,来自于党中央的顶层设计、通盘考虑,来自于省委、省政府的贯彻执行、开拓创新。
2013年11月12日,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公布,“改革司法体制和运行机制”占据了相当大的篇幅,许多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首次提出,建设法治中国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鲜明目标之一。
我省按照中央要求稳步推进,坚决落实立案登记制,逐步推动省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行政案件探索建立与行政区划适当分离的司法管辖制度,积极回应全省人民对推动司法体制改革的新期待。
2015年12月9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小组第19次会议决定,今年在包括我省在内的13个省区市全面推开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工作。这意味着作为全国第三批开展试点省份的地区,我省紧接着出台了《陕西省司法体制改革分工实施方案》,明确了14个方面103项任务,这是我省司法体制改革的“总盘子”,拉开了司法改革大幕。
领导核心坚强有力,司法体制改革就能稳步推进。
“全面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是政法工作的重头戏,各级各部门一定要自觉做改革的促进派和实干家,在抓落实上下功夫,确保改革得到实效。”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书记祝列克在今年2月4日召开的省委政法工作会议上说。
今年2月25日上午,时任省委书记赵正永在省法官检察官遴选(惩戒)委员会成立会议上指出,要牢记职责使命,发挥专业作用,切实把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法官检察官遴选出来,把少数“害群之马”清除出去,为打造过硬政法队伍贡献力量。
从一项项务实举措,到全面加强司法队伍建设,我省司法体制改革之路,蹄疾而步稳。
着眼于实现公平正义
2015年11月,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杜豫苏担任审判长开庭审理了一桩工伤认定行政上诉案件,这是全省第一例省级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的案件,社会影响大、关注度高,此案的庭审实况全部通过视频直播向社会集中展示,并且当庭宣判。
司法公开力度之大,前所未有。为推进阳光司法,全省法院2015年公开审判流程信息1391万条、裁判文书25.4万份、执行案件信息13万条、直播庭审2754场次,省法院司法透明度在中国社科院排名位列全国第七。
两年来,我省司法改革的每一项举措、每一点进步都着眼于实现公平正义。
人民陪审员制度是人民群众依法参与司法、监督司法的最直接形式,也是健全司法权力监督体系、弘扬司法民主、促进司法公正、提高司法公信力的重要措施。2015年8月4日,华阴市105名经市人大任命的人民陪审员在市政府广场面向国旗和国徽庄严宣誓。这是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以来,全国法院首次在辖区符合条件的选民中随机抽选人民陪审员并向公众宣誓。
在员额制改革中,我省坚持39%的员额上限不动摇,并适当留有余地;实行法官检察官员额省内统一调配,切实解决“案多人少”和“案少人多”的问题;推动权力下放,加快推进内设机构改革,完善惩戒委员会工作制度和错案追究标准;建立健全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和错案责任追究制,切实做到“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
今年1月15日,省高级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西安、安康两市的行政案件和环境资源案件由西安铁路运输中级法院、西安铁路运输法院、安康铁路运输法院集中管辖。行政案件、环境资源案件跨行政区划集中管,辖区探索建立与行政区划适当分离的司法管辖制度,是解决当前行政案件、环境资源案件立案难、审理难、执行难等突出问题的一项重大变革。
省检察院也在为司法改革保驾护航,不断加大反腐力度。去年查办职务犯罪1986人,同比上升16.7%。
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2015年5月1日,全国法院正式实行立案登记制。作为本轮司法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法院改革案件受理制度,变立案审查制为立案登记制,这被舆论视作破除“告状难”的重磅改革。
门槛低了,打官司的人自然也就多了,案多人少的矛盾急剧增加。陕西高院先后五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分析结案工作,适时提出20多项应对措施。各级法院深挖潜力,合理调配办案资源,凝心聚力提高办案质效,在全省范围内推进均衡结案,努力做到“有案必结”,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司法的正义。
2014年10月,西安市莲湖区法院在全省率先适用刑事速裁程序,对罗某等涉嫌危险驾驶罪的4起案件进行公开审理,庭审中不再进行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当庭宣判并送达了判决书。刑事速裁使得平均每起案件从审理到宣判只需10分钟,大大节约了司法资源,提高了诉讼效率。
通过一年多的试点,西安市两级法院对适用速裁程序的刑事案件,坚持能不羁押就不羁押,尽量缩短办案时间,判决当庭送达率达到100%,不仅诉讼效率大幅提高,缓解了基层法院案多人少的矛盾,而且较好地解决了以往司法实践中存在的“关多久判多久”、“实报实销”等超期羁押问题,实现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俗话说得好,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是衡量当地社会治安好坏的“晴雨表”。2015年初,西安市68个警务站亮相城市街头,驻守在全市三环以内主城区70个派出所辖区的重点部位、人员密集场所、繁华路段。它们的出现将巡逻警力细化到点、线、部位,大大优化了城市网格化巡逻,最大限度地提升了街面见警率、管事率。
信息化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对动态社会的掌控能力。2015年,全省共新建巡逻防控网格1192个,建立街面警务站240个,新增巡逻警力5221人,建立启动一、二、三级公安检查站219个,实现了对社会面的有效防控,让三秦百姓有了更多安全感。
和人民群众关系密切的各项公安改革正在有序推进。大到全省警务机制改革、户籍制度改革、出入境改革、“秦风行动”严打犯罪,小到身份证、居住证的发放办理,公安改革便民利民措施的出台无一不在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到公安改革的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