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村同名同姓的人犯了案 男子网吧上网招来警察

04.01.2016  09:34

  去网吧上网时被民警带走,称身份证信息显示曾有犯罪记录,这让在深圳打工的长安小伙耶某一头雾水。发现可能是“乌龙”后,深圳警方比对服刑人员照片,还了他的“清白”。可耶某的身份信息怎么就出问题了呢?

  当事人

  网吧上网招来警察 称他“有违法犯罪记录

  2015年7月,22岁的耶某从咸阳一所高校毕业后,应聘至西安一家大型企业,不久后被安排前往深圳的公司。12月12日,换班后,耶某和几名同事结伴去网吧上网。

  耶某说,他打开电脑不久,就有3名陌生男子来找他,“说是公安局的,找我核实一下事情。”耶某说。事情发生后,耶某的同事也跟过去询问,确定对方的确是深圳市公安局龙岗分局的民警。但根据查询到的电话,华商报记者多次试图联系龙岗公安未果。

  “被带到公安局后,民警问我是不是在2008年时有过犯罪记录,然后说了几个人名问我是否认识。我说不认识,2008年时我才15岁,还在上初中呢。”耶某说,民警再次核查他的身份证,称他的身份证信息显示确有犯罪记录,姓名、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完全一致。“后来他们在网上对比了照片,才确定不是我。”耶某说,他此前也用身份证上过网,但从未被询问。

  家属

  为弄清情况来回奔波 始终没结果

  离开公安局后,耶某马上给在西安市长安区的家人打了电话。“娃上班也不安心了,想自己回来查查到底咋回事。”2015年12月28日,耶某的父亲说,接到儿子的电话后,他们夫妻俩就开始不停地奔波。

  “我们先去了鸣犊派出所,显示我们一家人的户籍信息都是好的,但警方在另外一个系统查询,发现娃有过违法犯罪记录。”耶某的父亲说,他们随后根据提示,找到西安市公安局雁塔分局刑警大队,被告知需要找雁塔分局监所管理大队了解情况。“两边我都找了,但是始终没有结果。

  根据华商报记者了解,耶某之所以平常使用身份证没事,在深圳上网却被查,是因为耶某持有的身份证信息若只在户籍范围内查询,并不会显示违法犯罪信息,但通过全国违法犯罪人员信息资料库查询,会显示有违法犯罪记录。记者也通过相关途径证实了耶某的身份证号码之下确有违法犯罪记录。

  村主任

  确有同名的 可证明耶某无犯罪记录

  2015年12月28日,在长安区魏寨街办耶柿村村委会,华商报记者见到了村主任耶志龙,他表示村里的确有一个(和耶某)同名的,“但两人相差四五岁,那人已服刑多年。”耶志龙说,根据他对公安机关查询的犯罪信息辨认,“身份证号码是1993年出生的娃的(指耶某),但照片却是正在服刑的人的,两人同村同名同姓。”耶志龙说,村委会可开具证明,证明耶某并无犯罪记录。

  与耶某同名的男子究竟多大年龄?有过什么犯罪记录?华商报记者掌握到的相关判决文书显示,该男子2007年7月伙同他人在碑林区抢劫时将人打伤。2008年8月,该男子被朋友喊来打架致人死亡,随后被雁塔警方抓获。根据耶某父亲了解的情况,自己儿子身份证信息下的犯罪记录即产生自2008年8月的这起案件。

  警方

  已汇报上级单位 信息何时纠正尚不确定

  因始终未得到回复,2015年12月29日上午,耶某的父母再次来到公安雁塔分局刑警大队找到当年办理案件的民警车某,车某称此事仍在协调处理,希望耶某父亲找户籍所在地派出所了解情况。

  警方在查询到的与耶某同名男子的一次违法犯罪信息显示,案情与华商报记者掌握的其在2007年7月伙同他人抢劫致人受伤的内容一致,其个人信息栏里显示为1989年生人,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照片均不是耶某的。

  “为啥2008年的案子就到了我儿名下?”耶某父亲说。

  2015年12月29日下午,华商报记者陪同耶某父亲来到公安雁塔分局监所管理大队询问事件进展,服务大厅民警转达相关负责人回复称,大队接到耶某父亲的反映后非常重视,目前已汇报上级单位,至于耶某身份证信息中的违法犯罪记录何时修改,目前尚不能确定。

  质疑

  身份信息错误是否影响当年案件的处理?

  昨日下午,华商报记者以耶某家属的身份致电公安长安分局鸣犊派出所,值班民警称此事需找到当年办案单位来处理此事。

  一公安内部人士称,按照办案程序,与耶某同名男子在2008年犯罪后,办案机关应前往其户口所在地核实其身份信息,“但是也不排除身份信息此前就有错误的可能。”该内部人士介绍,一个人名下莫名存在违法犯罪信息,对其出行、住宿、游玩等都会带来影响,遇盘查会被查处,而如果与其同名男子尚在服刑,耶某极有可能被误认为是服刑在逃人员。

  随后,华商报记者咨询了多名律师,均称此种情况比较少见。根据两人年龄来判断,2008年,与耶某同名同姓者已成年,但耶某还是未成年。身份信息错误,是否会影响到案件的处理,还真不好说。

  昨日,根据耶某家人提供的联系方式,华商报记者电话联系了车某,但被对方告知找错了人。

  华商报记者 佘晖 文/图

编辑:王秋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