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超级咳嗽”的说法吓住您 别乱用抗生素

10.03.2015  10:07

    初春时节,气候变化较大。不少人频繁出现感冒、过敏等症状。最近一段时间朋友圈中温馨提醒预防“超级咳嗽”。众所周知,每年春季都是呼吸道系统疾病和皮肤过敏的高发期,朋友圈中所说的“超级咳嗽”到底是怎么回事,季节交替时节,如何进行保健,减少换季出现的不适症状,记者咨询了呼吸科的有关专家。

     网传“超级咳嗽”的症状

    南京的朱女士感冒发烧,一周后症状消失了,但咳嗽却像阴影一样缠上她,朱女士形容说就是干咳,晚上睡觉都能自己把自己给咳醒了。买过镇咳的中成药来喝,还吃过消炎药,但都没有什么效果。有网友甚至总结出“超级咳嗽”的症状,每到冬春之交,咳嗽的时间长达一两个月;自行服药基本无效;呈阵发性刺激干咳,或有少量白色泡沫样痰;常伴有咽部不适作痒,咳嗽以夜间为重。

     到底什么是“超级咳嗽

    “咳嗽在我们生活中并不少见,一年四季都有,但秋冬、冬春交替时节更多见。”呼吸内科的刘医生说,冬季的患者多是支气管炎引起的咳嗽。而春天万物复苏,很多气道敏感的人,会对花粉或一些物质比较敏感,再加上“倒春寒”的气候特点,一冷一热就会感冒,感冒往往和咳嗽是连在一起的。咳嗽一般可以分为普通感冒引起的急性咳嗽和多种原因引起的慢性咳嗽。

    刘医生说,网上所说的“超级咳嗽”,用“超级”两个字形容有些夸张了。患者中一部分咳嗽时间超过两个星期以上,时间相对较长,通过网友总结的这些症状进行分析,其实这就是慢性咳嗽,而导致慢性咳嗽的原因很多,比如过敏导致的,很多患者反映自己购买了镇咳药和消炎药服用,都没有效果,这是由于抗生素是抗感染治疗,对过敏引起的咳嗽自然难以起效。如果患者患上慢性咳嗽拖着不就医,对身体是一种损伤。刘医生提醒,如果咳嗽比较剧烈,时间超过一周,应及时就诊,确定病因。

     哮喘高发过敏者要预防

    刘医生在此提醒,春季属于哮喘高发期,过敏者一定要预防。昼夜温差大,天气冷热变化也大,容易引起感冒,而感冒是诱发或加重哮喘的一个重要因素;冷空气的突然刺激,也可直接引起气管痉挛,诱发哮喘。此外,居室和办公室等场所的沙发、地毯和空调中的灰尘,往往寄生着肉眼看不见的螨虫、霉菌等微生物,而春季的气温、湿度很适合它们生长繁殖,这些微生物也会诱发或加重哮喘。

    预防春季哮喘发作,哮喘患者和花粉过敏者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穿着要适宜。春天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凉感冒以及冷空气刺激。二是出入公共场所要适宜。哮喘患者应尽量不去人群拥挤的公共场所,如商店、影剧院等地,避免交叉感染;对花粉及植物过敏者不要去花园及植物园。三是出行时间要适宜。春季午间及午后空气中的花粉含量较高,因而这一时段应减少外出。四是居室环境要适宜。哮喘患者的居室内要保持温暖、干燥,室内注意通风透光,被褥要勤换洗、勤晒,减少尘螨及霉菌滋生。对于哮喘患者和慢阻肺老病友来说,无论是走亲访友还是外出旅游,都要注意携带药品,不能随意停药。

     慢性咽炎别乱用抗生素

    早春时节,不少人的慢性咽炎又开始发作。很多人以为,慢性咽炎既然是炎症,就需要用抗生素治疗。这是一种常见的认识误区。慢性咽炎并不一定是细菌感染造成的,一般不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滥服抗生素反而可能会导致咽喉部正常菌群的失调,引起双重感染。

    如果患者伴有发热、血常规检查白细胞增高,则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广谱抗生素治疗或根据药物过敏试验结果,选用相应的抗生素治疗3到5天,急性症状消失后就可停药。

    慢性咽炎的治疗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讲究“三分治,七分养”。患者在日常饮食中要多吃富含胶原蛋白的食物,如猪蹄、猪皮、蹄筋、鱼类、豆类等。春季是感冒流行的季节,慢性咽炎患者应尽量少去公共场所,积极增强免疫力。

     服用镇咳药一定要谨慎

    刘医生介绍说,很多患者在咳嗽自用药上存在误区,没有 对症用药。一般感冒初期只是干咳,患者要多喝水,多休息,吃一些润肺的瓜果和食物,如鸭梨、白萝卜、蜂蜜或鲜姜,或用它们熬汤后服用。如不见好转,则应到医院就诊对症服用镇咳药物。目前市场上的咳嗽药名目繁多,一般分两种。一种是中枢性止咳药,可降低大脑咳嗽中枢的敏感性,进而抑制咳嗽,多用于反射类干咳。但这类药有一定副作用和成瘾性,所以最好在其他药物无效时,再使用这种药。另一种是外周性镇咳药,包括以糖浆、蜂蜜和枇杷膏等为代表的中成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自选中成药治疗,应分清自己属于哪种类型,不可乱用。咳嗽时痰液较多,不宜过多使用镇咳药,否则痰液不易排出。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儿童、孕妇、老人更要注意合理使用止咳药。3岁以下的小孩,咳嗽反射能力较差,痰液不容易排出,不宜服用较强的止咳药,以免痰液不能顺利排出,大量蓄积在气管和支气管内会造成气管堵塞。另外,同样一种止咳药,小儿和成人用量相差很大,父母应选择儿童专用药。轻微和偶尔的咳嗽,如上呼吸道疾病引起的咳嗽,随着痰液的排出,一般短时间内可自愈,不必服用止咳药。若咳嗽较严重影响睡眠、工作、学习时,需在医生诊断指导下适当服药。

     春捂”捂腿别捂头

    “春捂秋冻”中的春捂到底怎么个捂法,中医专家介绍,春分后春捂要看天气变化了,总的来说人们要随着温度升高逐渐减衣服。尤其是头部要少捂,因为春分后阳气上升,为有助阳气上升,要时常用梳子或者手指梳头,有助梳理阳经和阳气升发。北方的春天比较短,早春的天气偏向于冬天,不时会降温,因此在气温下降时老人和儿童还要注意“春捂”,尤其要注意脚部和下肢的保暖。老年人患关节病的比较多,尤其要注意这一点。

    春天里人们常感到困乏无力、昏昏欲睡,早晨醒来也较迟,老百姓称之为“春困”。春困是人体的生理功能随季节变化而出现的一种正常生理现象,随着天气渐暖,人体皮肤的血管和毛孔逐渐舒张,但人体内血液的总流量是相对稳定的,供应外周的血量增多,供给大脑的血液就会相对减少,就会出现“春困”。

    要抵御春困,专家建议人们除了定时睡眠、定量用餐外,要多到户外活动,尤其是老人和儿童要增加户外活动时间。活动不足会导致气血运行不足,而适度运动可呼吸新鲜空气,对整个身体都有好处。

     季节交替饮食如何调节

    春季正是万物复苏之时,春季养生保健非常重要。中医认为,春季阳气始生,气血渐趋于表,毛孔初开,血气稍减,所以有“”的感觉。针对这种情况,中医专家认为春季养生要顺应春天阳气生发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春季在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的同时,可以通过饮食来调节身体。首先早春季节,应该补充一些优质的蛋白质食品,比如鸡蛋、鱼类、虾、牛肉、鸡肉、兔肉和黄豆、芝麻、花生、核桃等食物,及时地补充身体所需要的能量。其次,饮食应清淡可口,多吃些黄豆芽、绿豆芽、柑橘、葱、蒜、香菜,以及春笋、菠菜等新鲜蔬菜,摄取充足的维生素。忌油腻、生冷、黏硬及刺激性食物。健康保健,锻炼少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