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市举办首届校园足球联赛亮点纷呈

13.08.2015  00:58
            近日,咸阳市举办首届校园足球联赛。本次大赛自7月13日至7月27日历时半个月,分3个赛区,4个赛点分别在咸阳市实验中学、咸阳中学、三原县南郊中学和彬县奥体中心举行。             本次联赛共有来自全市13个县(市、区)和2个市直学校的45支队伍共600余名运动员分4个组别参加了此次联赛,其中小学组16支,初中组15支,高中组10支和4支小学女足队员参与,预、决赛赛事共计91场次。经过激烈的竞赛角逐,该市彩虹学校、兴平市代表队、三原县代表队、西北工业大学咸阳启迪中学等16支代表队分别获小学男子组、小学女子组、初中组、高中组联赛奖项,秦都区教育局等9个单位获优秀组织奖。             本次校园足球联赛的开展,该市各县市区经过层层选拔队员,精心组织集训,重视的程度和参与的人数与规模对宣传足球、推动足球起到了积极作用,对发展校园足球、提升学校体育工作水平发挥了推动作用。             下一步,该市将围绕“五个切实”深入推动校园足球工作持续发展: 一是切实增强校园足球工作的紧迫感和使命感。 该市要求各县市区要进一步凝聚共识,科学谋划,突出重点,加强配合,形成合力,坚持“面向全体、城乡并重、重在普及”的原则,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细化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不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采取因地制宜、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相结合的方法,不断开创校园足球工作新局面。 二是切实发挥校园足球的育人功能。 该市提出,校园足球必须站在育人的高度,以足球课程为基础,以足球特色校建设为依托,以三级联赛为抓手,以教体融合为主体,普及足球基本技能,弘扬足球文化精神,发挥足球育人功能,培养足球后备人才,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足球活动体验中,享受足球快乐,熏染足球文化,磨砺足球精神。 三是切实推进校园足球活动的广泛开展 。各县市区通过广泛开展足球教学,把足球课正式列入课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每周将拿出一节体育课开展足球教学,课余和课外活动时间作为足球的“第二课堂”,真正把足球纳入学校体育课程教学体系,作为体育课必修内容,为学生提供学习足球的机会。要把足球活动纳入阳光体育运动,掀起校园足球活动的热潮。通过各种形式、多种渠道引导学生体验足球运动,培养足球兴趣爱好,吸引广大学生积极学练足球。该市将重点扶持特色学校,发挥足球特色示范校的典型带动作用,以点带面,推动校园足球的普及。 四是切实健全 完善校园足球三级联赛机制。 通过科学开展课余训练,健全校园足球课余训练制度和代表队建设制度,指导学校广泛开展足球课余训练工作。通过制订科学训练计划,积极组建足球代表队,为喜欢足球和有足球特长的学生提供训练机会,妥善处理好训练与学习之间的关系。要开展丰富的赛事活动,大力开展多层次、多样化的校园足球竞赛活动,以班级、年级联赛及校际邀请赛、对抗赛等多种竞赛交流活动,促进校园足球蓬勃开展。 五是切实保障校园足球持续发展。 该市鼓励有足球特长的其他学科教师兼上足球课,鼓励足球教练员、裁判员和经过培训的优秀足球退役运动员以及有足球专长的志愿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充实校园足球师资队伍。要多方式培训师资,通过把足球纳入体育教师“国培计划”,采用多种方式提升现有体育教师足球教学实践能力。通过切实加强场地设施建设,以“双高双普”创建达标活动为契机,利用薄弱学校改造、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县镇学校改扩容和体育场地建设等中省市项目资金,积极争取县级财政支持和体育部门的体育建设项目,优先考虑青少年校园足球项目学校,不断加强校园足球场地设施建设,特别是积极探索学校与当地社会公共体育场所共享机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足球场地。             据悉,该市已成立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为校园足球科学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保障和支持,确定了44所校园足球特色学校,选派1名校园足球教练员赴法国留学,开展了足球专家校园行系列活动。 (责任编辑:胡玥)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