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开启“关中城市群”新型城镇化建设大幕

21.10.2014  09:43
  2013年,陕西省政府正式启动《关中城市群核心区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咸阳市兴平、武功、乾县、礼泉、泾阳、三原等“一市五县”被纳入规划范围,这标志着咸阳的“一市五县”成为关中城市群的重点发展区域,县城的功能定位也将进入新的规划建设层面。作为未来关中城市群的核心区,处于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起点,不但承担着建设大西安、带动大关中、引领大西北的历史使命,而且肩负着辐射带动周边各县加快建设、集聚发展的重要任务。   关中城市群:咸阳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事实上,伴随着省政府正式启动《关中城市群核心区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咸阳作为关中城市群的主角,关天经济、共建大西安、丝绸之路经济带等多个利好政策,将咸阳推向了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更高阶段。   9月22—23日,咸阳市召开关中城市群核心区县城建设工作会,审议通过了市委、市政府《关于支持关中城市群核心区县城建设的意见》,就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城镇建设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对于咸阳来说,推进新型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新常态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大内需、调整结构、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抓手,也是建设“四强三领先”西部强市的重要途径。谋划推动关中城市群核心区县城建设,是抢抓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加快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客观需要,是发挥自身区位条件和资源优势、不断拓展发展空间的迫切要求,是全面提升城镇建设水平、增强城镇承载辐射能力的现实选择。   机遇与挑战并存,咸阳所担当的产业转移、项目摆布、资金扶持、土地指标等将迎来新的发展时期。“一市五县”面积占到全市的42%,人口占到全市的57.6%,经济总量占到全市的42%,区位交通优越,发展空间广阔,是加快新型城镇化、推动转型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和增长极。近年来,咸阳市在县城规划建设方面思路清晰、定位准确、产业布局合理、切合各自实际,县城规模和扩张速度空前,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已经初步确立了各自在关中城市群建设中的地位和优势,打造了一批精品工程和特色项目,为加快“一市六县”城市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破题:抢占先机、掌握主动   搭上加快关中城镇群建设这趟列车,对咸阳来说,必须主动谋划,开拓奋进,努力走在全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前列。   咸阳必须科学编制规划,按照“控规模、强基础、重产业、聚人气”思路,根据各县的优势和特色,按照建设关中城市群的要求,对五县一市进行统筹规划,合理控制扩张速度,提高土地利用率,明确各自定位、发展方向和重点任务,避免相互独立、各自为战,实现相互协作、一体共建、错位发展。各县市要牢固树立精品意识,建设“精美”县城,尤其是要做精、做细旧城改造工作,吸收借鉴国内外先进城市建设理念,在完善城市功能、便民、利民上下功夫,把城市当作景区建,把建筑当作景点建,做到城中有景、景中有城、城景融合。增加城市的现代气息和人文气息,提升城市品位和内涵。同时,要重视搞好县城规划和其他上位规划的对接,增强规划的权威性和引领性。   资金是城市建设的前提,没有资金支撑一切都是空谈。目前,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大,各县财政收入下降,城建资金不足,破解资金瓶颈问题就成了城市发展的首要前提。   一方面,在经营城市上下功夫、要投入。根据市场规律,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对城市公共设施建设进行拍卖和出租,广泛吸收民间资本,参与城市建设。综合运用城市资本,搞活城市土地、河道、供水、排水、电力、桥梁以及部分公共交通等资源的开发和建设,把它们作为商品来经营、运作,以城市养城市。诸如道路两边的人行道或绿地等建设,可由政府规划、两侧单位共建,实现资金筹措多元化。另一方面,要积极搭建融资平台。建立政府主导、符合市场的投融资平台,积极引进外来资本、唤醒民间资本、盘活国有存量资产,依靠社会化的多元投资,加快城市建设,充分发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把融资平台做大做强,为城市建设提供持续有力的资金保障。   改革是最大的红利,革故鼎新才能富民强市。建设咸阳城市群重点县城,必须要以改革创新精神,破解制约城市科学发展的深层次矛盾,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赋予五县一市创新城市发展方式先行先试权。支持各县市在城乡社会管理、行政管理体制、科技资源统筹、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等方面先行先试。优先布局重大产业项目,在统筹规划重大产业化项目时,对“六县”给予重点支持,支持高端装备制造、农业高新科技、再生资源利用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落户。(来源:咸阳日报)                                   责任编辑/张维